内痔常见症状有便血(排便时粪便表面带血等,约80%患者出现)、脱出(初期排便脱出便后可自行回纳,加重后需手推甚至不能回纳,嵌顿会致肿胀疼痛)、瘙痒(脱出致分泌物外溢刺激皮肤,30%-40%患者伴)、疼痛(内痔脱出嵌顿等致水肿感染坏死时剧烈疼痛)、黏液分泌增多(刺激直肠黏膜致腺体分泌增多,引起肛周潮湿不适等),不同人群症状有别,特殊人群需特殊对待。
便血:这是内痔较常见的症状。通常表现为排便时粪便表面带血,或便后滴血,严重时可能呈喷射状出血。出血一般为鲜红色,这是因为内痔表面的黏膜破损,排便时受到粪便摩擦等导致血管破裂出血。例如,有研究发现,约80%左右的内痔患者会出现便血症状,出血程度可因个体病情轻重不同而有所差异,病情较轻者可能只是偶尔在粪便表面见到少量血迹,病情较重者则可能频繁大量出血。
脱出:随着病情进展,内痔可脱出肛门外。初期排便时脱出,便后可自行回纳;病情加重后,脱出后需用手推回甚至不能回纳。脱出的内痔若长时间嵌顿在肛门外,会引起局部肿胀、疼痛等不适。比如,部分内痔患者在病情发展到一定阶段,每次排便后内痔都会脱出肛门,且难以自行回缩,给生活带来较大影响。
瘙痒:内痔脱出时,可导致直肠分泌物外溢,刺激肛门周围皮肤,引起瘙痒不适。长期的瘙痒可能会导致患者搔抓肛门,进一步加重皮肤损伤,甚至可能引发感染等其他问题。有临床观察显示,约30%-40%的内痔患者会伴有不同程度的肛门瘙痒症状。
疼痛:一般单纯内痔无疼痛,当内痔脱出不能回纳,发生嵌顿,出现水肿、感染、坏死时,可引起剧烈疼痛。例如,内痔嵌顿后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组织缺血坏死,患者会感到肛门部位剧烈疼痛,坐立不安,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休息。
黏液分泌增多:内痔可刺激直肠黏膜,使腺体分泌增多,导致肛门周围黏液分泌增多。过多的黏液会流出肛门外,引起肛周潮湿不适,也可能刺激皮肤引发瘙痒等症状。一些内痔患者会感觉肛门总有潮湿感,内裤上经常有黏液痕迹。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内痔症状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长期久坐、久站、便秘的人群,内痔发生的几率相对较高,且症状可能相对更明显;女性在妊娠期间,由于腹压增加等因素,内痔的发生或加重风险可能增加,症状也可能更突出;老年人群由于机体功能衰退等原因,内痔恢复相对较慢,症状可能持续时间较长等。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出现内痔症状时需格外注意,避免过度用力排便等,以防加重病情,同时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相对安全的方式缓解症状;儿童患内痔相对较少,但一旦发生,其症状表现及处理方式需特别谨慎,以儿童舒适度为标准,优先考虑非药物等温和的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