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病传播途径包括性传播、母婴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性传播主要是直接性接触及口-生殖器接触传播;母婴传播有宫内感染和产道感染;间接接触传播是接触被污染物品,其中间接接触传播相对少见,及时发现治疗性病对预防母婴传播重要,个人卫生习惯等影响传播风险。
一、性传播
1.直接性接触传播:这是性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包括同性及异性之间的性接触。多种性病可通过此种方式传播,如梅毒,梅毒螺旋体可在感染者的皮肤或黏膜的病损处,如硬下疳、扁平湿疣等部位存在,在性接触过程中,病原体可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侵入对方体内;淋病奈瑟菌引起的淋病,主要也是通过性接触时,淋病奈瑟菌侵犯泌尿生殖系统黏膜而致病。不同性别之间的性接触都可能发生传播,年龄上,无论是青少年还是成年人都可能因无保护的性接触而感染性病,性生活开始年龄越小、性伴侣越多,感染性病的风险越高。
2.其他性接触相关传播:口-生殖器接触可传播如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等性病。例如,感染了尖锐湿疣病毒的一方,其口腔部位出现病变,与他人进行口-生殖器接触时,病毒可传染给对方。
二、母婴传播
1.宫内感染:患有性病的孕妇,病原体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导致胎儿患病。例如,梅毒螺旋体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引起先天性梅毒。胎儿在宫内感染梅毒后,可能出现流产、死胎或出生后患有梅毒相关病症,如皮肤黏膜损害、骨骼病变等。孕妇的年龄对母婴传播有一定影响,年龄较小的孕妇自身免疫力相对可能较弱,且孕期保健等情况可能影响对性病的发现和处理,从而增加胎儿宫内感染的风险;而年龄较大的孕妇可能面临其他孕期并发症等情况,但在母婴传播方面主要与病原体在母体内的感染状态相关。
2.产道感染:分娩时,胎儿通过感染性病的产道时,可被感染。例如,新生儿通过患淋病母亲的产道时可感染淋球菌,引起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孕妇患有尖锐湿疣时,新生儿通过产道可感染尖锐湿疣病毒,导致喉部乳头瘤等。对于孕产妇来说,及时发现和治疗性病是预防母婴传播的关键,不同孕周的孕妇感染性病后对胎儿的影响程度不同,早期发现并干预能降低母婴传播的风险。
三、间接接触传播
1.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少数性病可通过间接接触传播,如接触被患者分泌物污染的毛巾、衣物、被褥、马桶座圈等。例如,尖锐湿疣病毒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内裤等物品而感染他人,但这种传播方式相对较少见,一般需要接触者皮肤或黏膜有破损,且接触了被污染的含有病原体的物品才有可能感染。在生活方式方面,如果个人卫生习惯较差,与他人共用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就会增加间接接触传播性病的风险;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自我保护意识和卫生习惯相对较差,在公共场合如公共浴室、宾馆等接触被污染物品感染性病的风险相对较高,需要特别注意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