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乳腺炎需通过频繁哺乳或吸乳排空乳汁、局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症状,密切监测体温及乳房局部、全身病情变化,出现体温持续高于38.5℃、症状进行性加重或全身中毒症状等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据病情做检查,若有脓肿形成可能行切开引流等处理
一、一般处理
1.频繁哺乳或吸乳:
对于哺乳期女性,应增加哺乳次数,让婴儿充分吸吮患侧乳房,这有助于排空乳汁,减少乳汁淤积,而乳汁淤积是哺乳期乳腺炎常见的诱因之一。例如,研究表明,频繁有效的排空乳汁可明显降低乳腺炎的发生风险及改善已发生乳腺炎的症状。在生活方式上,哺乳期女性需保证充足休息,但在乳腺炎发烧时仍要坚持频繁哺乳,这与婴儿的年龄无绝对禁忌,只要婴儿能够正常吸吮即可,不过要注意婴儿的口腔健康情况,若婴儿口腔有破损等情况可能需要适当调整哺乳方式,但总体仍以排空乳汁为首要目标。
2.局部热敷:
可以用温毛巾热敷乳房,温度一般控制在40-50℃左右,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热敷3-4次。热敷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乳房的肿胀和疼痛。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哺乳期女性,热敷的操作要点基本一致,但要注意避免烫伤皮肤,尤其是皮肤感觉相对不敏感的哺乳期女性更要留意温度。
二、观察体温及病情变化
1.体温监测:
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哺乳期女性发烧时,每1-2小时测量一次体温。通过体温监测可以了解发烧的程度和趋势。如果体温低于38.5℃,可以先采用上述的一般处理方法;若体温高于38.5℃,需要进一步评估是否需要其他干预措施,但要避免机械地仅按体温来用药,而是以患者舒适度为标准。对于哺乳期女性的特殊情况,要注意体温变化对自身和婴儿的影响,比如高烧可能会影响乳汁的质量等情况。
2.病情观察:
观察乳房局部情况,如乳房是否有红肿加重、疼痛加剧、有无波动感等。如果乳房局部出现明显红肿范围扩大、有波动感,提示可能形成脓肿,需要及时就医进一步处理。同时要观察全身症状,如是否出现寒战、乏力等加重的情况,这些全身症状的变化也能帮助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三、及时就医评估
1.就医指征:
当哺乳期乳腺炎发烧伴有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就医,如体温持续高于38.5℃,经一般处理无明显缓解;乳房局部红肿热痛症状进行性加重;出现寒战、高热、精神萎靡等全身中毒症状。对于不同年龄的哺乳期女性,比如高龄产妇相对来说身体恢复能力可能稍差,出现上述情况时更应及时就医。就医时医生会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可能还会进行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来评估感染情况等。
2.医生的可能处理:
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开具相应的检查,如乳腺超声等,以明确是否有脓肿形成等情况。如果确诊有脓肿形成,可能会考虑进行脓肿切开引流等处理,但具体的治疗方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