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乳腺炎有局部、全身及其他表现,局部有乳房红、肿、热、痛;全身有发热(低热至中度发热、可能伴寒战)、全身不适(乏力、倦怠、食欲减退等);其他有乳汁性状改变(浓稠、伴絮状物等)、可触及质地较硬、边界不清的乳房肿块且其大小质地随病情发展变化。
一、局部症状
1.乳房红、肿、热、痛:乳房局部会出现明显的红肿区域,皮肤温度升高,触摸时伴有疼痛,这是哺乳期乳腺炎较为典型的局部表现。炎症部位的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导致组织水肿,进而出现红肿热痛的症状,炎症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疼痛。
衍生需求解释
乳房红肿热痛的程度可能因病情轻重而异,轻度乳腺炎时红肿热痛相对局限且程度较轻,随着病情进展,红肿范围可能扩大,疼痛也会加剧。
二、全身症状
1.发热:患者常出现发热症状,多为低热至中度发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但也可能更高。这是因为机体受到炎症刺激后,免疫系统被激活,产生发热反应。部分患者可能还会伴有寒战,这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导致。
衍生需求解释
发热的持续时间和程度与乳腺炎的严重程度相关,病情越重,发热可能越持续且体温越高。对于哺乳期女性来说,发热可能会影响乳汁分泌和自身的身体状况,需要密切关注。
2.全身不适:患者可能会感到全身乏力、倦怠,食欲减退等。这是因为炎症反应导致机体代谢紊乱,能量消耗增加,同时毒素吸收等因素影响了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从而引起全身不适的症状。
衍生需求解释
全身不适的表现个体差异可能较大,一些患者可能仅表现为轻度的乏力,而另一些患者可能乏力感较为明显,甚至影响日常生活和哺乳。
三、其他表现
1.乳汁性状改变:患侧乳房的乳汁可能会出现性状改变,如乳汁变得浓稠,或伴有絮状物等。这是由于炎症影响了乳腺的正常分泌功能,乳汁中的成分发生了变化。同时,乳汁排出不畅也可能导致乳汁性状改变,而乳汁排出不畅又与乳腺炎的局部阻塞等因素相关。
衍生需求解释
乳汁性状改变可以作为判断哺乳期乳腺炎的一个辅助依据,但需要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如果发现乳汁性状异常,同时伴有乳房红肿热痛等表现,应高度怀疑乳腺炎的可能。
2.乳房肿块:部分患者可触及乳房内的肿块,肿块质地较硬,边界可能不清。肿块的形成是由于炎症导致乳腺组织充血、水肿、渗出,组织增生等原因引起。肿块的大小和质地也会随着病情的发展而变化,早期肿块可能较小且质地相对柔软,随着病情进展,肿块可能增大且质地变硬。
衍生需求解释
对于哺乳期女性,发现乳房肿块时要警惕乳腺炎的可能,及时就医进行评估。不同年龄段的哺乳期女性,其乳房肿块的特点可能会因乳腺组织的发育等因素有所不同,但基本的病理机制是相似的。同时,有哺乳史的女性相对更容易发生哺乳期乳腺炎及出现相应症状,需要特别关注自身乳房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