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畸形可引发多种症状,包括月经异常(如残角子宫致闭经、内出血,纵隔子宫致月经量增多等)、生育相关症状(不孕、流产早产等)、盆腔疼痛(周期性及非周期性)以及较大子宫畸形引起的压迫症状等,不同症状在相应人群中有不同表现及影响。
一、月经异常
1.月经量及周期改变:不同类型的子宫畸形可能导致月经情况不同。例如,残角子宫畸形时,妊娠物着床于残角子宫内,可引起闭经,随后因绒毛发育侵蚀肌层或穿破包膜导致内出血,出现类似宫外孕的症状;而纵隔子宫患者可能出现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情况,这是因为纵隔占据宫腔空间,影响子宫收缩及内膜面积等因素,一般在青少年时期可能因月经异常就诊时被发现,青春期女性若出现月经周期紊乱、经量明显异常,需考虑子宫畸形可能。
二、生育相关症状
1.不孕:子宫畸形是导致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如双子宫、单角子宫等畸形情况,子宫的形态和结构异常影响了精子的运行、受精卵的着床及胚胎的发育。据相关研究,患有子宫畸形的女性不孕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女性,在有生育需求的女性中,若长期未避孕未孕,需排查子宫畸形可能,尤其是在青春期后有备孕计划但迟迟未孕的女性群体中。
2.流产、早产:子宫畸形会增加妊娠中晚期流产、早产的风险。例如,鞍状子宫可能使子宫宫腔形态异常,影响胎盘的附着位置及子宫对妊娠中晚期的支撑作用,导致胎儿在宫内环境不稳定,容易发生流产或早产。对于有过不良妊娠史(如多次流产、早产)的女性,子宫畸形是需要重点排查的因素,尤其是有相关子宫畸形家族史或自身曾有月经异常等表现的女性。
三、盆腔疼痛
1.周期性盆腔疼痛:某些子宫畸形可能引起周期性盆腔疼痛。比如残角子宫妊娠时,随着妊娠进展,残角子宫肌层不能适应胚胎生长,会出现周期性下腹部疼痛,这种疼痛具有一定规律性,与月经周期可能无直接关联,但有其自身的发作规律,多在妊娠一定阶段(如孕14-20周)出现,若未及时发现处理,可能导致严重的腹腔内出血等并发症,对于育龄期女性出现不明原因的周期性下腹部疼痛,需警惕子宫畸形相关疾病。
2.非周期性盆腔疼痛:部分子宫畸形患者可能存在非周期性盆腔疼痛,如双子宫患者,由于两侧子宫结构及功能的差异,可能导致盆腔持续或间断的隐痛等不适,这种疼痛可能在劳累、长时间站立等情况下加重,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都可能出现,但在育龄女性中可能因影响生育及生活质量而更受关注。
四、其他相关症状
1.压迫症状:较大的子宫畸形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引起相应症状。例如,巨大的双子宫可能压迫膀胱,导致尿频等症状;压迫直肠时可能引起排便异常等情况。这种情况在成年女性中相对可能出现,尤其是子宫畸形较为严重的患者,随着年龄增长及子宫发育等因素,可能逐渐出现相关压迫症状,需要通过妇科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