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肿瘤分良性与恶性,良性常见腺瘤,恶性以甲状腺癌为主且乳头状癌占比高,病因有遗传、电离辐射、碘摄入异常,临床表现良性多为颈部无痛性肿块伴可能压迫症状,恶性有颈部肿块及声音嘶哑等症状,诊断靠超声初筛及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确诊,治疗良性小无症状随访大等情况手术,恶性以手术为主结合其他治疗,特殊人群儿童需谨慎评估,妊娠期综合考虑胎儿,老年权衡手术风险与生活质量。
一、定义与分类
甲状腺肿瘤是指起源于甲状腺组织的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良性肿瘤常见如甲状腺腺瘤;恶性肿瘤主要为甲状腺癌,其中乳头状癌占比最高,约占甲状腺癌的70%-80%,其次为滤泡状癌、髓样癌、未分化癌等。
二、病因分析
遗传因素:部分甲状腺癌具有遗传倾向,如家族性甲状腺髓样癌与RET基因突变相关。
电离辐射:儿童期头颈部接受放射性照射是甲状腺癌的明确危险因素,如因良性疾病行颈部放疗后,甲状腺癌发病风险显著增加。
碘摄入异常:碘缺乏或碘过量均可能影响甲状腺功能,增加甲状腺肿瘤发生风险,例如碘缺乏地区甲状腺肿及相关肿瘤发病率相对较高。
三、临床表现
良性肿瘤:多表现为颈部无痛性肿块,肿块边界清晰,可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但若肿瘤较大可出现压迫症状,如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
恶性肿瘤:除颈部肿块外,可能伴有声音嘶哑(肿瘤侵犯喉返神经)、呼吸困难、颈部淋巴结肿大等,未分化癌恶性程度高,病情进展快,可短期内出现严重压迫及转移症状。
四、诊断方法
超声检查:是甲状腺肿瘤初步筛查的重要手段,可观察结节的大小、形态、边界、血流等情况,初步判断结节良恶性倾向,如恶性结节常表现为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微钙化等。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通过细针抽取结节内细胞进行病理分析,是明确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金标准,准确率较高。
五、治疗原则
良性肿瘤:若肿瘤较小且无明显症状,可定期随访观察;若肿瘤较大或有压迫症状、怀疑恶变等情况,需考虑手术切除。
恶性甲状腺癌:以手术治疗为主,如乳头状癌、滤泡状癌多采用甲状腺癌根治术,术后根据病情可能辅助碘131治疗(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及转移病灶)、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抑制TSH分泌,降低复发风险);髓样癌、未分化癌除手术外,可能需结合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甲状腺结节恶性可能性相对较高,发现甲状腺结节时需更谨慎评估,超声及细针穿刺等检查应尽早进行,以便及时明确诊断并干预。
妊娠期:妊娠期发现甲状腺肿瘤需综合考虑胎儿影响,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及肿瘤变化,必要时在合适孕周进行评估和处理,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检查及治疗方式。
老年人群:老年甲状腺肿瘤患者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治疗需权衡手术风险与肿瘤生物学行为,优先考虑患者整体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