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是直肠肛管周围软组织或其周围间隙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形成脓肿,病因主要由肛腺感染引起,外伤、克罗恩病、糖尿病等可增加发病风险,临床表现有肛周持续性或胀痛跳痛且活动排便时加剧、局部红肿触痛或有波动感、重者有全身感染症状,分类包括肛周皮下、坐骨直肠窝、骨盆直肠窝脓肿,诊断靠病史体格检查及肛门指诊、超声、CT,治疗多需手术切开引流加抗感染并控基础疾病,特殊人群中儿童需密切观察早就医,老年人重基础病控制及身体耐受评估,孕期女性治疗要兼顾胎儿安全。
一、定义
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是指直肠肛管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它是肛肠科常见的急重症之一。
二、病因
主要由肛腺感染引起,肛窦易受损伤(如粪便擦伤、异物损伤等)导致感染,感染蔓延至肛腺,引起肛腺炎,炎症再向周围肛管直肠间隙扩散,进而形成脓肿。此外,外伤、克罗恩病、糖尿病等也可能增加发病风险,糖尿病患者因机体抵抗力下降,更易发生感染且感染不易控制。
三、临床表现
1.肛周疼痛:多为持续性疼痛,初期可为胀痛,随着病情发展可变为跳痛,活动或排便时疼痛加剧。
2.局部红肿触痛:病变处皮肤红肿,有明显触痛,部分患者可摸到硬块,若脓肿形成,触之可有波动感。
3.全身症状:病情较重时可出现发热、寒战、乏力等全身感染症状,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拒食等。
四、分类
1.肛周皮下脓肿:最常见,位于肛门周围皮下组织内,局部红肿明显,疼痛较轻,但脓肿位置表浅。
2.坐骨直肠窝脓肿:较为常见,位于坐骨直肠间隙,患者疼痛较为剧烈,可伴有排尿困难、里急后重等表现。
3.骨盆直肠窝脓肿:位置较深,全身症状相对明显,如高热、寒战等,局部症状相对不典型,可能仅有直肠坠胀感。
五、诊断
主要依据病史及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肛门指诊可触及肿块、压痛,若怀疑脓肿形成,可进行超声检查,超声可发现脓腔的位置及大小;必要时可行CT检查,以更清晰地了解脓肿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六、治疗原则
一旦确诊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多需手术治疗,如脓肿切开引流术,及时切开排脓可缓解症状。同时可根据病情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如存在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以促进康复。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表述能力有限,家长需密切观察其肛周情况,若出现哭闹不安、肛周红肿等表现,应及时就医,因儿童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感染易扩散,需尽早干预。
2.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感染后病情易加重,需重视基础疾病的控制,及时就医,手术及抗感染治疗时需充分评估老年人的身体耐受情况。
3.孕期女性:孕期发生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时,需谨慎选择治疗方案,手术及用药需充分考虑对胎儿的影响,优先选择对胎儿相对安全的治疗措施,同时加强肛周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