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破裂是妊娠晚期或分娩期子宫肌层全层裂开的产科急症,病因包括子宫手术史、胎位异常、产程处理不当,临床表现有先兆子宫破裂的烦躁不安等及完全性子宫破裂的撕裂样剧痛等,诊断结合相关病史表现及超声,治疗需立即手术并对症支持,特殊人群中剖宫产史孕妇要定期产检等高龄产妇需加强孕期管理胎位异常孕妇要及时发现处理。
一、定义
子宫破裂是妊娠晚期或分娩期发生的子宫肌层全层裂开,是严重危及母儿生命的产科急症。
二、病因
(一)子宫手术史
如既往有剖宫产史、子宫肌瘤剔除术史等,子宫肌层存在瘢痕,妊娠晚期或分娩时,子宫收缩可使瘢痕处承受压力不均,易发生破裂。例如,曾行剖宫产的孕妇,再次妊娠时子宫瘢痕部位在妊娠晚期随着子宫增大可能变薄,分娩时宫缩作用下易破裂。
(二)胎位异常
胎位异常如横位,胎先露部不能紧贴子宫下段及宫颈内口,导致子宫收缩时宫腔内压力不均,易引起子宫破裂。
(三)产程处理不当
不恰当使用缩宫素等宫缩剂,可使子宫收缩过强,宫腔内压力急剧升高,超过子宫肌层承受限度引发破裂;此外,产程中粗暴的阴道检查、不当的助产操作等也可能损伤子宫,诱发子宫破裂。
三、临床表现
(一)先兆子宫破裂
产妇表现为烦躁不安、呼吸和心率加快,下腹部压痛明显,可见病理缩复环(子宫体部肌肉增厚,子宫下段肌肉变薄拉长,两者间形成环状凹陷,且随产程进展逐渐上升达脐平或脐上),胎动频繁。此时如不及时处理,随时可能发生子宫破裂。
(二)完全性子宫破裂
产妇突然感觉下腹部一阵撕裂样剧痛,之后宫缩骤然停止,疼痛暂时缓解,但很快出现全腹持续性疼痛,伴有面色苍白、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胎心胎动消失,腹部检查可触及胎体,子宫缩小位于胎儿侧方等体征。
四、诊断
结合孕妇既往子宫手术史、产程中异常表现及体征,再辅以超声检查等,超声可显示子宫肌层连续性中断等情况,从而明确诊断子宫破裂。
五、治疗
一旦确诊子宫破裂,需立即行手术治疗,同时积极纠正休克,给予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有剖宫产史孕妇
孕期应定期产检,密切监测子宫瘢痕厚度及子宫情况,分娩时需由专业医护人员严密监测产程进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警惕子宫破裂风险。因为既往剖宫产瘢痕处子宫肌层强度降低,妊娠晚期及分娩时发生子宫破裂的可能性较无剖宫产史孕妇高。
(二)高龄产妇
高龄产妇自身身体状况相对复杂,孕期发生子宫破裂的风险可能增加,需加强孕期管理,严格产检,密切关注子宫及胎儿状况,分娩过程中需医护人员更严密观察产程变化,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
(三)胎位异常孕妇
胎位异常孕妇在产程中发生子宫破裂的风险较高,孕期需通过产检及时发现胎位异常情况,分娩时医护人员要密切监测产程,必要时采取相应措施纠正胎位或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降低子宫破裂发生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