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及感染等多种因素引发的足部病变,涵盖溃疡、感染等,病因有神经病变致足部感觉异常易受伤、血管病变致血供不足难愈合及感染加重病变,临床表现早期有麻木刺痛等神经症状及皮肤改变,进展期有溃疡坏疽等,诊断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治疗包括控制血糖、改善循环营养神经、创面处理和外科干预,预防需足部日常护理、代谢控制和健康宣教,老年患者需更细致观察,儿童患者需家长监督护理及定期检查评估。
一、定义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及感染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发的足部病变,涵盖足部溃疡、感染、深层组织破坏等,是糖尿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二、病因机制
1.神经病变:糖尿病导致周围神经受损,使足部感觉减退或丧失,患者易忽视足部微小创伤,如擦伤、水泡等,进而引发感染与病变。
2.血管病变:糖尿病可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狭窄或闭塞,造成足部血供不足,影响创面愈合,且易诱发感染。
3.感染因素:神经病变与血管病变使足部抵抗力下降,细菌等病原体易侵入并繁殖,引发感染,进一步加重足部病变。
三、临床表现
1.早期表现:足部出现麻木、刺痛、感觉迟钝等神经病变症状,皮肤干燥、皲裂,颜色改变(如肤色变暗)。
2.进展期表现:逐步出现足部溃疡、坏疽,可伴感染,创面有分泌物、恶臭,严重时累及深层组织甚至骨骼,出现足部畸形等。
四、诊断要点
1.病史依据:有明确糖尿病病史。
2.症状体征:观察足部有无神经病变(如感觉减退)、血管病变(如足部皮温降低、肤色苍白或发绀)及创面情况。
3.辅助检查:神经功能检查(如音叉试验评估振动觉、温度觉检查等)、血管检查(超声、CT血管造影等评估下肢动脉血供)、创面分泌物培养(明确感染病原体)等,以明确病情严重程度及感染情况。
五、治疗原则
1.血糖控制:严格控制血糖是基础,通过饮食、运动及降糖药物等维持血糖稳定。
2.改善循环与营养神经:使用扩血管药物改善足部血供,应用甲钴胺等营养神经药物修复神经病变。
3.创面处理:清创去除坏死组织,局部抗感染治疗,根据创面情况选择合适敷料促进愈合。
4.外科干预:病情严重时可能需外科手术,如截肢等(需综合评估病情后决策)。
六、预防措施
1.足部日常护理:糖尿病患者每日检查足部,保持清洁干燥,选择宽松、舒适的鞋袜,避免足部受伤。
2.代谢控制: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戒烟,以减少神经病变与血管病变发生风险。
3.健康宣教:加强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的足部健康知识教育,提高对糖尿病足的防范意识。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患者:因感觉更迟钝,需更频繁且细致地观察足部状况,家人应协助其检查足部,及时发现微小病变并处理。
2.儿童患者:家长需严格监督儿童足部护理,避免穿不合适鞋袜,防止足部受伤,定期带儿童进行糖尿病相关检查及足部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