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产是妊娠28周及以上通过人工方法诱发子宫收缩以终止妊娠的医疗操作,因母体或胎儿等原因需提前终止时采用,母体因素有严重妊娠并发症、妊娠合并症等,胎儿因素有胎儿窘迫、胎盘功能减退等,常见方法有药物引产(缩宫素、前列腺素制剂引产)和机械性引产(水囊引产),注意事项包括不同人群如高龄、有基础病史、低龄孕妇的特殊考虑及引产过程中需监测宫缩、胎心、阴道流血等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遵循循证医学优先非药物干预改善宫颈条件等避免药物不良影响。
一、引产的定义
引产是指妊娠达到28周及以上时,通过人工方法诱发子宫收缩以终止妊娠的医疗操作。其目的是在妊娠晚期因母体或胎儿等原因,需提前终止妊娠时,通过人为干预启动分娩进程。
二、引产的适应证
(一)母体因素
1.严重妊娠并发症:如重度子痫前期、慢性高血压并发严重脏器功能损害等,继续妊娠会严重威胁母体生命健康,需及时终止妊娠。
2.妊娠合并症:某些妊娠合并症,如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且出现严重并发症,或心脏病心功能Ⅲ级及以上等情况,继续妊娠对母体风险过高。
(二)胎儿因素
1.胎儿窘迫:通过胎心监护等发现胎儿存在宫内缺氧迹象,如胎心异常、羊水污染等,需尽快终止妊娠以挽救胎儿。
2.胎盘功能减退:如胎盘早剥、胎盘老化等导致胎儿供氧、营养不足,影响胎儿正常发育,需适时引产。
三、引产的常见方法
(一)药物引产
1.缩宫素引产:通过静脉滴注缩宫素,模拟生理性宫缩过程,诱发子宫收缩。需严格控制滴速和浓度,密切监测宫缩、胎心等情况。
2.前列腺素制剂引产:如地诺前列酮等,可通过局部或全身用药的方式,促进宫颈成熟并引发宫缩。
(二)机械性引产
1.水囊引产:将水囊放置于宫颈内口与胎膜之间,通过注入适量生理盐水,引起机械性刺激,诱发宫缩。操作需严格遵循无菌原则,防止感染。
四、引产的注意事项
(一)不同人群的特殊考虑
1.高龄孕妇:年龄≥35岁的孕妇引产风险相对较高,如子宫收缩协调性可能较差、宫颈成熟度不足等情况更常见,需加强引产过程中的监测,包括胎心、宫缩频率及强度等,提前评估可能出现的难产风险。
2.有基础病史孕妇:若孕妇存在心脏病、糖尿病等基础病史,引产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心功能、血糖等指标,根据病情调整引产方案,优先考虑对基础病情影响较小的干预措施,确保母体安全。
3.低龄孕妇:年龄过小的孕妇(如<20岁)引产时,需特别关注其生殖系统发育情况及心理状态,引产前后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指导,保障其身心健康。
(二)引产过程中的监测要点
引产过程中要持续监测宫缩频率、强度、胎心变化以及阴道流血情况等。若出现宫缩过强、胎心异常加剧或阴道大量流血等异常情况,需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必要时终止引产操作改为剖宫产等其他分娩方式。同时,要严格遵循循证医学原则,优先选择非药物干预措施改善宫颈条件等,避免不恰当使用药物对母婴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