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早期有无痛单发质地较硬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楚活动度差的乳腺肿块、非妊娠期乳头流出血性等液体的乳头溢液、肿瘤侵犯韧带致皮肤凹陷的酒窝征及癌细胞阻塞淋巴管致皮肤橘皮样改变、乳头乳晕扁平回缩凹陷或出现湿疹样改变等情况,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特殊人群中年轻女性治疗需考虑生育需求,老年患者治疗要注重基础疾病评估,妊娠期患者需多学科协作制定个体化方案优先保障母亲生命安全。
一、乳腺癌的早期症状
1.乳腺肿块:多为患者无意间发现,通常表现为无痛性、单发的小肿块,质地较硬,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楚,活动度较差。此类肿块在成年女性中较为常见,尤其需警惕40~60岁的女性群体,因该年龄段为乳腺癌高发年龄段。
2.乳头溢液:非妊娠期从乳头流出液体,可为血性、浆液性或水样等。若出现不明原因的乳头溢液,尤其是单侧单孔的血性溢液,需高度重视,可能是乳腺癌的早期信号。
3.乳房皮肤改变:肿瘤侵犯连接乳腺皮肤和深层胸肌筋膜的Cooper韧带,可使其缩短而致皮肤凹陷,出现“酒窝征”;癌细胞阻塞皮下淋巴管,引起淋巴回流障碍,出现真皮水肿,皮肤呈“橘皮样改变”。
4.乳头乳晕异常:乳头扁平、回缩、凹陷,若乳腺癌侵犯乳管,可使乳头偏向肿瘤一侧,进而造成乳头回缩;部分患者乳晕可出现湿疹样改变,表现为瘙痒、糜烂、脱屑等。
二、乳腺癌的治疗
1.手术治疗: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包括乳腺癌根治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等。手术方式的选择需根据肿瘤的分期、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决定,早期乳腺癌通过手术有较大可能达到临床治愈。
2.放射治疗:利用放射线破坏癌细胞的DNA结构,抑制其生长繁殖。可用于术后辅助治疗,降低局部复发风险;对于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乳腺癌,也可通过放疗控制病情。
3.化学药物治疗:简称化疗,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杀灭癌细胞。可在术前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率;也可在术后杀灭残留的癌细胞,降低复发转移风险。适用于各期有淋巴结转移或高危复发风险的早期乳腺癌患者。
4.内分泌治疗:适用于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通过阻断雌激素对癌细胞的刺激作用来抑制肿瘤生长,常用药物有他莫昔芬等。该治疗疗程较长,一般需要5~10年。
5.靶向治疗:针对乳腺癌细胞特定的靶点进行治疗,如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的患者可使用曲妥珠单抗等靶向药物,能更精准地杀伤癌细胞,且相对化疗不良反应较轻。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年轻女性:年轻乳腺癌患者在治疗时需综合考虑生育需求等问题,部分化疗药物可能影响生育功能,可在治疗前与医生充分沟通,探讨保存生育力的相关方法。
老年患者:老年乳腺癌患者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治疗时需更加注重整体状况的评估,选择对机体功能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同时密切监测基础疾病的变化。
妊娠期乳腺癌患者:较为特殊,治疗需兼顾母亲和胎儿的健康,需多学科协作制定个体化方案,优先保障母亲的生命安全,同时尽量减少对胎儿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