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乳腺癌是发生在哺乳期或产后1年内的乳腺癌,其早期症状包括无痛性、质地硬、边界不清、表面不光滑的乳房肿块,橘皮样改变或皮肤发红的乳房皮肤改变,血性或浆液性等非乳汁性的乳头溢液,以及进行性增大、质地变硬的腋窝淋巴结肿大,哺乳期女性需对乳房异常表现保持警惕,及时就医检查以早期诊断治疗并定期体检。
乳房肿块
特点:多为无痛性肿块,质地较硬,边界不清,表面不光滑,可在乳房内被触及。这是哺乳期乳腺癌较常见的早期表现,由于处于哺乳期,乳房本身处于充盈状态,肿块可能容易被忽视,但通过仔细的乳房自查或临床检查可发现。从病理角度看,癌细胞的无序增殖导致乳房组织出现异常团块。例如,相关研究显示,在哺乳期乳腺癌患者中,约有一定比例的患者是以乳房肿块为首发症状就诊的。
与哺乳期的关联:哺乳期女性乳房因哺乳等原因处于特殊生理状态,乳房组织充血、水肿等,肿块可能不易被及时察觉,需要女性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定期进行乳房自我检查,包括触摸乳房各象限,查看是否有异常肿块。
乳房皮肤改变
橘皮样改变:乳房皮肤出现类似橘皮样的凹陷,这是因为癌细胞阻塞了皮下淋巴管,导致淋巴回流障碍,引起皮肤水肿,而毛囊处皮肤与皮下组织连接紧密,使皮肤出现凹陷。在哺乳期,乳房皮肤本身可能因哺乳等有一定变化,但如果出现异常的橘皮样改变,需要警惕乳腺癌的可能。研究表明,部分哺乳期乳腺癌患者会出现这种皮肤改变。
皮肤发红:乳房皮肤可能出现局部发红,这可能是由于肿瘤细胞侵犯周围组织,引起炎症反应相关。哺乳期女性乳房发红可能首先会考虑乳腺炎等哺乳相关疾病,但如果经过抗感染等治疗后无改善甚至加重,需考虑乳腺癌的可能。
乳头溢液
性质:可能出现乳头溢液,溢液的颜色可为血性、浆液性等。正常哺乳期女性会有乳汁分泌,但如果出现非乳汁性的异常溢液,尤其是血性溢液,要高度警惕乳腺癌。癌细胞侵犯乳腺导管,导致导管内的细胞异常分泌或导管破裂出血等,从而引起乳头溢液。有研究发现,哺乳期乳腺癌患者中乳头溢液的发生率有一定比例,其中血性溢液是较为值得关注的情况。
与哺乳期的区别:哺乳期正常的乳汁分泌是双侧乳房对称的、乳白色的等,而异常乳头溢液往往是单侧、非生理性的,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原因。
腋窝淋巴结肿大
表现: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腋窝淋巴结肿大,可触及腋窝处有肿大的淋巴结,质地可能较硬,活动度差等。腋窝淋巴结是乳腺癌转移的常见部位,癌细胞可通过淋巴循环转移至腋窝淋巴结,导致淋巴结肿大。在哺乳期,女性可能会因为哺乳相关的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等情况而出现腋窝淋巴结轻度肿大,但如果是进行性增大、质地变硬的腋窝淋巴结肿大,则需要考虑乳腺癌转移的可能。
哺乳期女性由于身体处于特殊的生理阶段,对于乳房出现的任何异常表现都应保持高度警惕,一旦发现上述早期症状中的一种或多种,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包括乳腺超声、钼靶检查、病理活检等,以明确诊断,争取早期治疗。同时,哺乳期女性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安排哺乳和休息,定期进行乳房健康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乳房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