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自我检查包括视诊和触诊。视诊需在光线充足处观察乳房大小、形状对称性及皮肤有无红肿等异常;触诊可采取坐位或仰卧位,用指腹环形或垂直条式触摸,注意肿块情况,妊娠期、哺乳期及老年女性有特殊注意事项,自我检查不能替代专业诊断,发现异常需及时就医做进一步检查。
一、视诊
1.观察环境:选择光线充足的环境,最好是自然光下,脱去上衣,充分暴露双侧乳房,站立在镜子前,双手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观察乳房的大小、形状、对称性。正常情况下,双侧乳房大小、形状应基本对称。若发现双侧乳房大小、形状明显不同,可能提示存在病变。例如,某些乳腺肿瘤可能导致患侧乳房体积增大。
2.观察皮肤:注意乳房皮肤有无红肿、橘皮样改变、酒窝征等。正常乳房皮肤光滑、平整。橘皮样改变是指乳房皮肤出现类似橘子皮样的凹陷,这可能与癌细胞阻塞皮下淋巴管有关;酒窝征是指乳房皮肤出现类似酒窝的凹陷,多是由于肿瘤侵犯乳房Cooper韧带,使其收缩导致皮肤凹陷。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的人群,皮肤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但这些异常表现都需要引起重视。对于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群,更应密切关注乳房皮肤的细微变化。
二、触诊
1.触诊姿势:可采取坐位或仰卧位进行触诊。仰卧位时,肩下可垫一小薄枕,使乳房均匀平铺于胸壁,便于检查。
2.触诊方法:
手指动作:用手指指腹平放在乳房上,以环形方式顺时针或逆时针进行触摸,也可采用垂直条式触摸法,即依次检查乳房的各个象限及乳头、乳晕区。检查时手指应适当用力,以能触及乳腺组织但不引起疼痛为宜。一般从乳房外上象限开始,依次检查外下、内下、内上象限,最后检查乳头、乳晕区。
力度把控:注意感受乳房内有无肿块。正常乳房质地柔软,若触及肿块,需注意肿块的大小、形状、边界、硬度、活动度等情况。良性肿块通常边界清晰、活动度好、质地相对较软;恶性肿块多边界不清、活动度差、质地较硬。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乳房组织质地有所不同,年轻女性乳房组织相对较柔软,而绝经后女性乳房组织相对较坚韧。有乳腺增生病史的人群,在月经周期不同阶段乳房触诊可能会有不同表现,月经前乳房可能会稍硬,有轻度胀痛,若触及肿块,需结合月经周期情况综合判断。
三、特殊情况注意
1.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乳房生理变化较大,自我检查时动作要轻柔。由于乳房增大、充血,正常的乳腺组织可能会有一定改变,触诊时需注意与病变肿块相鉴别。若发现异常肿块,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因为妊娠期和哺乳期的乳房病变可能有其特殊性,需要专业医生进行准确判断。
2.老年女性:老年女性乳房组织萎缩,质地较坚韧,触诊时可能需要更仔细、耐心地触摸,注意发现微小的肿块。由于老年女性身体机能下降,对疼痛的敏感度可能降低,更要关注乳房外观和异常肿块的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尽快就诊。
通过以上视诊和触诊的自我检查方法,能够初步发现乳房是否存在肿块及相关异常情况,但自我检查不能替代专业的医疗诊断,若自我检查发现异常,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如乳腺超声、乳腺X线摄影等)及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