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痔是直肠上下静脉丛共同曲张形成、兼具内痔外痔特征的静脉团块,其病因包括解剖、职业、排便、妊娠及其他因素;临床表现有出血、脱出、疼痛、瘙痒等;诊断靠肛门视诊、直肠指诊、肛门镜检查;治疗分保守(调整生活方式、坐浴、局部用药)和手术(保守无效时);预防需保持良好排便习惯、避免久坐久站、注意饮食均衡等,特殊人群如孕妇、老人也需注意预防。
一、定义与解剖基础
混合痔是直肠上下静脉丛共同曲张形成的静脉团块,位于齿状线上下,兼具内痔和外痔的特征。直肠肛管部位存在丰富的静脉丛,正常情况下起缓冲等作用,当各种因素导致静脉丛血流受阻、曲张时,就可能引发混合痔。
二、病因
1.解剖因素:人在站立或坐位时,直肠肛管位于下部,受重力作用,静脉回流易受阻。胎儿时期肛管静息压较高,也是易患因素之一。
2.职业因素:长期久坐、久站的人群,如司机、教师等,由于血液循环不畅,直肠静脉丛容易淤血扩张,增加混合痔发病风险。
3.排便因素:长期便秘或腹泻会影响直肠肛管部位的正常生理功能,排便时过度用力等会增加肛管静脉压力,诱发混合痔。例如,便秘患者需要长时间用力排便,导致直肠静脉回流障碍。
4.妊娠因素:女性妊娠期间,子宫增大压迫盆腔静脉,阻碍直肠肛管静脉回流,再加上孕期体内激素变化等,使得孕妇混合痔的发生率升高。
5.其他因素:年龄增长会导致肛门直肠部位的组织弹性下降等;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长期饮酒、嗜食辛辣食物等,会刺激直肠肛管黏膜,引起局部充血,增加混合痔发病可能。
三、临床表现
1.出血:便血是常见症状,多为便时滴血或便纸上带血,血色鲜红,严重时可呈喷射状出血。这是因为混合痔的静脉丛曲张,排便时受到粪便摩擦等导致破裂出血。
2.脱出:内痔部分可脱出肛门外,初期可自行回纳,病情加重后需用手推回甚至不能回纳。脱出的痔核若长时间嵌顿,会出现水肿、疼痛等。
3.疼痛:当混合痔出现血栓形成、嵌顿、感染等情况时会有疼痛。例如,痔核嵌顿后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组织缺血缺氧引起剧烈疼痛。
4.瘙痒:痔核脱出时常会伴有黏液流出,刺激肛门周围皮肤,引起瘙痒不适。
四、诊断方法
1.肛门视诊:医生通过肉眼观察肛门周围,可发现痔核的位置、大小、形态等情况。
2.直肠指诊:可以了解直肠内有无其他病变,同时感知肛管内的情况,辅助诊断混合痔。
3.肛门镜检查:能直接观察直肠肛管内部,清晰看到痔核的部位、大小、数量等,是诊断混合痔的重要方法。
五、治疗与预防
1.治疗原则:混合痔的治疗需根据病情轻重采取不同方法。无症状的混合痔无需特殊治疗,有症状的混合痔以缓解症状为主,而非根治。
保守治疗:包括调整生活方式,如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改变不良排便习惯等;坐浴,可用温水或药物坐浴,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局部用药,如使用痔疮膏等缓解症状。
手术治疗:当保守治疗无效,痔核严重脱出、嵌顿等情况时可考虑手术。常见的手术方式有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外剥内扎术等。
2.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定时排便,缩短排便时间;避免久坐久站,适当进行体育活动;注意饮食均衡,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孕妇要注意合理饮食和适当活动,预防混合痔发生。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要特别注意孕期的生活方式调整,避免因妊娠相关因素导致混合痔加重;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更要注重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混合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