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痔手术包括术前准备、手术过程和术后护理。术前要评估患者、进行肠道准备;手术有麻醉方式选择和操作步骤,如体位摆放、消毒铺巾、显露处理内痔;术后需观察创面、进行疼痛、排便护理并预防并发症,各环节有严格要求以保障手术顺利和患者恢复。
一、术前准备
1.患者评估
详细询问病史,包括既往肛肠疾病史、手术史、药物过敏史等,了解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如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这些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手术的安全性和术后恢复。对于老年患者,要特别关注其心肺功能等情况;对于女性患者,要询问月经史等,避开月经期手术。
进行体格检查,重点检查肛门局部情况,如内痔的大小、部位、数量等,同时进行全身体格检查,评估患者能否耐受手术。
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心电图等,以排除手术禁忌证。
2.肠道准备
术前1-2天进少渣饮食,如稀饭、面条等,以减少肠道内容物。
术前晚及术晨进行清洁灌肠,清除肠道内的粪便,减少术中污染,同时有利于手术操作的进行。
二、手术过程
1.麻醉方式选择
常用的麻醉方式有局部麻醉、骶管麻醉等。局部麻醉适用于病情较轻、精神紧张不明显的患者;骶管麻醉适用于病情稍重的患者,能提供良好的手术区域麻醉效果,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感觉不到疼痛。对于小儿患者,由于其配合度较差,多采用基础麻醉联合局部麻醉的方式,基础麻醉可使小儿安静入睡,便于局部麻醉的实施。
2.手术操作步骤
体位摆放:患者多采取截石位,即仰卧位,双下肢屈曲分开,置于腿架上,这种体位便于医生暴露肛门部位,进行手术操作。
消毒铺巾:用碘伏等消毒剂对肛门及周围皮肤进行消毒,然后铺无菌巾,建立无菌操作环境。
内痔显露:通过肛门镜等器械将内痔充分显露出来,观察内痔的具体情况,如内痔的大小、黏膜是否糜烂等。
内痔处理:根据内痔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对于单纯的内痔,可采用结扎术,用丝线或吻合器等将内痔的基底部结扎,阻断其血液供应,使其坏死脱落;对于混合痔伴有内痔的情况,也可采用外剥内扎术,先将外痔部分剥离,然后对内痔进行结扎。手术过程中要注意操作轻柔,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三、术后护理
1.创面观察
术后密切观察肛门创面的情况,包括有无出血、渗液等。一般术后24小时内是出血的高发期,要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肛门坠胀感、便意频繁等情况,若发现出血较多,应及时处理。对于小儿患者,由于其表达能力有限,更要密切观察其面色、精神状态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疼痛护理
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可根据疼痛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轻度疼痛,可通过心理疏导等方式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对于中度以上疼痛,可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物,但要注意小儿患者对止痛药物的耐受性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3.排便护理
术后要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大便干结引起创面疼痛和出血。可指导患者适当进食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必要时可使用缓泻剂。对于小儿患者,要注意调整其饮食结构,保证其大便通畅。术后一般建议患者在排便后进行肛门坐浴,使用温水或药物坐浴液坐浴,每次15-20分钟,可起到清洁创面、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的作用。
4.并发症预防
要注意预防术后感染等并发症。保持肛门局部清洁,定期更换敷料。对于老年患者和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加强抗感染措施的落实,同时注意观察患者体温等情况,如有发热等感染迹象,要及时处理。
内痔手术是一个较为规范的过程,从术前准备、手术操作到术后护理都有一系列严格的要求,不同情况的患者在各个环节都需要根据自身特点进行相应的处理,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良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