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炎是累及甲状腺的异质性疾病,按病程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急性甲状腺炎由细菌感染引发,起病急,有高热、甲状腺疼痛等症状,儿童易感染且症状可能更重;亚急性甲状腺炎多与病毒感染有关,发病前有上感史,有甲状腺区疼痛等症状,不同阶段甲状腺功能有变化,老年人易延误诊断;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是自身免疫病,起病隐匿,多数早期无症状,部分有甲减症状,女性多发,孕期病情可能波动。特殊人群中,儿童甲状腺异常影响发育,治疗要遵医嘱;老年人易与其他疾病症状混淆,治疗要考虑身体机能;孕妇需密切监测甲功,避免用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药物。
一、甲状腺炎概述
甲状腺炎是一类累及甲状腺的异质性疾病,其病因不同,临床表现及预后差异较大。按病程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甲状腺炎。不同类型的甲状腺炎症状有所不同。
二、不同类型甲状腺炎的症状
1.急性甲状腺炎
这是一种由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的甲状腺急性化脓性炎症。起病较急,患者可出现高热、寒战等全身症状,体温可高达38℃甚至40℃。甲状腺部位会出现明显疼痛,疼痛可向耳部、枕部放射,吞咽时疼痛加剧。甲状腺局部有明显的红、肿、热、痛表现,严重时可出现颈部压迫症状,如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儿童由于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更容易受到感染引发急性甲状腺炎,症状可能更为严重,且难以准确表达自身不适,家长需密切关注孩子的精神状态、体温及颈部情况。
2.亚急性甲状腺炎
病因多与病毒感染有关,发病前13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典型症状为甲状腺区明显疼痛,疼痛可放射至耳部、下颌等部位,吞咽和转动颈部时疼痛加重。部分患者可伴有全身不适、食欲减退、肌肉疼痛、发热等症状,体温一般在37.538.5℃之间。在疾病的不同阶段,甲状腺功能可出现不同变化。初期由于甲状腺滤泡破坏,甲状腺激素释放入血,可出现甲状腺毒症的表现,如心慌、手抖、多汗、烦躁等;随着病情进展,甲状腺激素耗竭,可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症状,如乏力、怕冷、体重增加、记忆力减退等。老年人可能对症状的感知相对迟钝,容易延误诊断,因此对于有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颈部疼痛的老年人,应及时就医检查甲状腺功能。
3.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
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多数患者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甲状腺逐渐肿大,可出现颈部压迫感、吞咽困难等症状。甲状腺功能多数正常,但有部分患者可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症状,如乏力、怕冷、腹胀、便秘、体重增加等。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且在孕期由于激素水平变化,病情可能会有所波动。孕妇若患有桥本甲状腺炎,可能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增加流产、早产等风险,因此孕期需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
三、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家长应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若孩子出现发热、颈部疼痛、食欲改变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医嘱,避免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的药物。
2.老年人
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对疾病的耐受性较差,且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出现甲状腺炎症状时,可能与其他疾病的症状混淆,容易延误诊断和治疗。因此,老年人一旦出现颈部不适、全身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在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心血管功能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3.孕妇
孕妇在孕期甲状腺功能的稳定对胎儿的健康至关重要。患有甲状腺炎的孕妇需要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根据甲状腺功能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在孕期应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药物,必要时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孕妇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注意休息,保证营养均衡,以促进自身和胎儿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