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胀痛有生理性和病理性原因。生理性原因包括青春期、经前期、孕期、产后乳房胀痛;病理性原因有乳腺增生、乳腺炎(分哺乳期和非哺乳期)、乳腺纤维瘤、乳腺癌,不同原因有不同表现及相应注意事项和治疗建议。
一、生理性原因
(一)青春期乳房胀痛
女孩在9-13岁时开始发育,乳房会逐渐增大,可能会有胀痛感,这是因为体内激素水平变化,雌激素促进乳腺导管增生等,一般初潮后,随着身体对激素的调节适应,胀痛会逐渐缓解。此阶段女孩应选择合适的内衣,避免过紧压迫乳房,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合理饮食,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等。
(二)经前期乳房胀痛
很多女性在月经来潮前7-14天会出现乳房胀痛,有的还可触及结节,月经来潮后,激素水平下降,胀痛会逐渐减轻或消失。这与月经周期中雌激素、孕激素水平变化有关,雌激素促进乳腺腺管增生,孕激素促进腺泡发育,经前期这两种激素水平波动较大,导致乳腺组织水肿等。女性在经前期要注意放松心情,避免精神紧张,可通过适当运动如散步等缓解不适,饮食上要减少盐分摄入,避免吃太咸的食物加重水肿。
(三)孕期乳房胀痛
女性怀孕后,体内雌激素、孕激素、催乳素等激素水平大幅升高,乳腺开始发育,为泌乳做准备,会出现乳房胀痛,有的孕妇乳房还会增大,乳头和乳晕颜色加深等。一般孕早期开始出现,可持续整个孕期。孕妇要选择宽松舒适的孕妇内衣,每天用温水清洁乳房,保持乳房卫生,同时要定期进行产检,关注乳房及胎儿的情况。
(四)产后乳房胀痛
产后3-7天常出现乳房胀痛,多是由于乳腺管不通畅,乳汁淤积引起。宝宝出生后,若未能及时有效地吸吮乳汁,就容易导致乳汁在乳腺内积聚,使乳房肿胀疼痛。新妈妈要尽早让宝宝吸吮乳头,刺激乳汁排出,也可以通过热敷乳房等方式促进乳腺管通畅,但要注意热敷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同时要保持心情舒畅,保证充足的休息。
二、病理性原因
(一)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是女性常见的乳腺疾病,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疼痛具有周期性,与月经周期相关,同时可触及乳腺结节或肿块。其发生与内分泌失调有关,雌激素相对过多等会导致乳腺组织增生过度和复旧不全。对于乳腺增生引起的乳房胀痛,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定期复查乳腺超声等检查,观察乳腺情况。如果胀痛较为明显,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调节内分泌的药物,但需注意药物的选择和使用。
(二)乳腺炎
1.哺乳期乳腺炎:多发生在产后哺乳期,尤其是初产妇,主要是由于乳汁淤积合并细菌感染引起,除了乳房胀痛外,还可伴有乳房红肿、发热等症状。细菌多从乳头破损处侵入乳腺组织。哺乳期女性要注意保持乳头清洁,正确哺乳,及时排空乳汁,若发现乳头有破损要及时处理。一旦发生哺乳期乳腺炎,要停止患侧乳房哺乳,但要将乳汁挤出,同时可进行局部热敷等,必要时需使用抗生素治疗,但使用抗生素时要考虑对婴儿的影响,需遵循医生的指导。
2.非哺乳期乳腺炎:包括浆细胞性乳腺炎等,病因相对复杂,也可出现乳房胀痛、肿块等表现,发病机制与乳腺导管扩张、免疫等因素有关。非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疗相对复杂,需要根据具体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三)乳腺纤维瘤
乳腺纤维瘤是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一般乳房胀痛症状不明显,但部分患者可能会有乳房胀痛,尤其是在月经周期前后可能会有胀痛加重的情况。乳腺纤维瘤的发生与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瘤体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活动度好。对于较小的乳腺纤维瘤,可定期复查乳腺超声观察变化;若纤维瘤较大或有增大趋势等,可考虑手术切除。
(四)乳腺癌
少数乳腺癌患者会出现乳房胀痛,同时可能伴有乳房肿块、乳头溢液、乳头凹陷等表现。乳腺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遗传因素、激素水平、生活方式等。如果出现乳房胀痛伴有上述异常表现,要高度重视,及时进行乳腺超声、钼靶等检查,必要时进行病理活检以明确诊断。一旦确诊为乳腺癌,要根据病情采取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