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脓肿形成肛瘘有不同阶段表现,病理机制涉及感染扩散与组织修复纤维化,诊断靠体格检查、探针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并控制感染,预防需保持肛周清洁、预防便秘腹泻及及时治疗肛周疾病。
肛瘘阶段表现:当肛周脓肿形成肛瘘后,主要症状包括:
瘘口流脓:肛瘘外口会间断性地流出少量脓性、血性或黏液性分泌物。分泌物的多少与肛瘘的复杂程度有关,简单的肛瘘分泌物相对较少,复杂的肛瘘分泌物可能较多。如果处于炎症发作期,分泌物会增多,而且分泌物刺激肛周皮肤,会引起瘙痒。例如,有些患者会感觉肛周皮肤总是潮湿、瘙痒难忍。
肛周肿块:在肛瘘的外口处可摸到条索状的硬结,按压时可能会有轻度疼痛。这是因为瘘管在皮下形成了纤维组织增生的条索。对于女性患者,由于生理结构的特点,肛周与会阴部相邻,肛瘘的存在可能会对会阴部的清洁和舒适度产生影响;而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肛瘘带来的不适可能会更明显地影响其日常生活,如行走、坐立等。
疼痛:一般情况下肛瘘平时疼痛不明显,但当瘘管引流不畅时,会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甚至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如果是高位肛瘘,疼痛可能相对较为复杂,因为高位肛瘘的瘘管走行较深,涉及肛门括约肌等结构,其疼痛的性质和程度可能与低位肛瘘有所不同。
肛周脓肿形成肛瘘的相关病理机制
感染扩散:肛周脓肿主要是由于肛腺感染引起,肛腺开口于肛窦,当肛窦受到损伤,如粪便干结划伤肛窦等情况,细菌容易侵入肛腺并蔓延,形成肛周脓肿。如果肛周脓肿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感染会沿着组织间隙进一步扩散,在肛周皮肤下或深部组织间形成瘘管,进而发展为肛瘘。例如,当肛窦发生炎症时,炎症可通过肛腺导管进入肛腺,引起肛腺炎,炎症再向周围组织蔓延,形成肛周脓肿,若脓肿自行破溃或经切开引流后,原发感染源虽然得到一定控制,但管道依然存在,就会逐渐形成肛瘘。
组织修复与纤维化:在肛周脓肿的发展过程中,机体的修复机制会参与其中。脓肿周围的组织在炎症刺激下会发生纤维组织增生,当脓肿形成肛瘘后,瘘管内会有肉芽组织生长,同时纤维组织不断增生,导致瘘管变得相对固定,形成条索状的结构,这就是肛瘘外口可摸到硬结的原因。对于儿童来说,其组织修复能力相对较强,但如果感染控制不及时,也容易导致肛瘘的形成,而且儿童肛瘘的特点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需要特别关注其生长发育情况。
肛周脓肿形成肛瘘的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医生会首先进行肛周的视诊,观察肛周皮肤有无红肿、破溃,外口的位置、数量等情况。然后进行触诊,触摸肛周是否有硬结、条索状物体,以及按压时有无疼痛等。例如,通过视诊可以发现肛周是否有单个或多个外口,触诊能感知瘘管的走行等情况。对于婴幼儿患者,由于其配合度差,医生需要更加轻柔、耐心地进行检查,同时要注意保护患儿的隐私。
探针检查:医生会用探针从肛瘘的外口插入,探查瘘管的走行方向以及内口的位置。但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暴力,防止损伤周围组织。探针检查对于明确肛瘘的复杂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探针检查的操作难度和注意事项有所不同,比如儿童的肛管相对较窄,操作时更要谨慎。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肛瘘瘘管的位置、走向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尤其是对于复杂肛瘘,超声检查能提供较为清晰的图像,有助于医生制定手术方案。超声检查对患者没有创伤,儿童也可以进行,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检查方法。
磁共振成像(MRI):MRI对于肛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清晰地显示肛瘘的瘘管形态、与肛门括约肌的关系等。对于高位肛瘘、复杂性肛瘘的诊断价值更高。但MRI检查费用相对较高,在一些基层医疗单位可能开展受限。
肛周脓肿形成肛瘘的治疗原则
手术治疗为主:肛瘘一般无法通过药物彻底治愈,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手术的目的是切开或切除瘘管,清除感染的肛腺,促进伤口愈合。手术方式的选择要根据肛瘘的类型、位置等因素来决定。例如,低位单纯性肛瘘可以采用瘘管切开术,将瘘管全部切开,依靠肉芽组织生长使伤口愈合;高位复杂性肛瘘可能需要采用挂线疗法等,通过缓慢切割的方式保护肛门括约肌功能,避免术后出现肛门失禁等并发症。对于儿童患者,手术时要更加精细,尽量减少对肛门括约肌等重要结构的损伤,以保障儿童的正常排便功能和肛门功能发育。
控制感染:在手术前后,都需要注意控制感染。可以根据病情合理使用抗生素等药物,但要避免滥用抗生素。对于存在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要积极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不利于感染的控制和伤口的愈合。糖尿病患者发生肛周脓肿形成肛瘘的风险相对较高,而且伤口愈合也比较缓慢,所以控制血糖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肛周脓肿形成肛瘘的预防措施
保持肛周清洁: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肛门周围的清洁卫生,每天用温水清洗肛周,尤其是排便后。可以使用柔软的卫生纸轻轻擦拭,避免用力过度损伤肛周皮肤。对于儿童,要注意便后及时清洗,保持肛周干燥,因为儿童的肛周皮肤相对娇嫩,容易受到粪便等的刺激。
预防便秘和腹泻: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便秘和腹泻。饮食上要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麦面包等,适量饮水,保证大便通畅。便秘时粪便干结容易划伤肛窦,导致肛腺感染;腹泻时频繁的排便刺激也容易引起肛窦炎症。对于老年人,由于胃肠蠕动相对较慢,更要注意饮食的调节,必要时可以适当使用缓泻剂等药物来预防便秘,但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及时治疗肛周疾病:如果发现有肛周湿疹、肛窦炎等肛周疾病,要及时进行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引发肛周脓肿和肛瘘。例如,肛窦炎如果不及时治疗,炎症可能会蔓延导致肛腺感染,进而发展为肛周脓肿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