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是肛管或直肠下端静脉丛充血或瘀血并肿大的疾病,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病因与解剖、排便、饮食、久坐久立等有关,检查有肛门视诊、直肠指诊、肛门镜检查等,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肛瘘是肛管直肠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的感染性管道,由内口、瘘管、外口组成,病因主要是肛周脓肿、感染、损伤等,检查有肛门视诊、直肠指诊、探针检查、造影检查等,一般需手术治疗,不同人群在其发生、发展及治疗中表现和应对有差异。
一、定义与发病部位
痔疮:是肛管或直肠下端静脉丛充血或瘀血并肿大的疾病,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内痔发生在齿线以上,由黏膜下痔内静脉丛扩大曲张形成;外痔发生在齿线以下,由齿状线远侧皮下静脉丛的病理性扩张或血栓形成;混合痔是内痔和外痔静脉丛曲张,相互沟通吻合,括约肌间沟消失,使内痔部分和外痔部分形成一整体。
肛瘘:是指肛管直肠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的感染性管道,由内口、瘘管、外口三部分组成。内口多位于齿线附近,外口位于肛门周围皮肤。
二、症状表现
痔疮
内痔:主要表现为便血,便血可为无痛性、间歇性便后出鲜血,有的排便时痔核可脱出肛门外,初期可自行还纳,后期需用手推回或不能还纳。若痔核脱出不能及时还纳,可导致嵌顿、水肿、疼痛。
外痔:主要表现为肛门不适、潮湿不洁,有时有瘙痒。如发生血栓形成及皮下血肿则有剧痛,称血栓性外痔。
混合痔:兼有内痔和外痔的表现,可出现便血、痔核脱出,还可因局部刺激导致肛门分泌物增多。
肛瘘
流脓:肛瘘外口持续或间断流出少量脓性、血性、黏液性分泌物是其主要症状。较大的高位肛瘘,因瘘管位于括约肌外,不受括约肌控制,常有粪便及气体排出。
肿痛:一般无明显疼痛,当瘘管感染或脓液排出不畅而肿胀发炎时,可引起疼痛,内口炎症可引起肛门部隐痛,排便时疼痛明显。
瘙痒:由于分泌物不断刺激肛门周围皮肤,可引起瘙痒,甚至出现湿疹。
三、病因差异
痔疮
解剖因素:人在站立或坐位时,肛门直肠位于下部,由于重力和脏器的压迫,静脉向上回流颇受障碍,直肠静脉及其分支缺乏静脉瓣,血液不易回流,容易瘀积,其血管排列特殊,在不同高度穿过肌层,容易受粪块压迫,影响血液回流,静脉又经过黏膜下层的疏松组织,周围缺乏支架固定,容易扩张屈曲。
排便因素:便秘、腹泻等排便异常情况,可导致肛门直肠局部血管压力改变,引发痔疮。长期便秘的患者,排便时需用力屏气,导致腹压增高,直肠静脉回流受阻,容易形成痔疮;而腹泻时,肠道刺激频繁,也会影响肛门直肠部位的血液循环。
饮食因素:长期嗜食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可导致肠道湿热内生,下注肛门,引起局部气血瘀滞,诱发痔疮。
久坐久立:长时间久坐或久立,影响肛门直肠部位的血液循环,使静脉丛淤血扩张,增加痔疮的发病风险。例如,一些职业如司机、教师等,由于工作性质需要长时间保持坐位或站位,患痔疮的几率相对较高。
肛瘘
肛周脓肿:绝大部分肛瘘是由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破溃或切开引流后形成。脓肿逐渐缩小,但肠内容物仍不断进入脓腔,在愈合过程中,常形成迂曲的腔道,引流不畅不易愈合,日久后腔道周围有许多瘢痕组织,形成慢性感染性管道。
感染因素:肛门部位受到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感染蔓延可形成肛瘘。例如,肛门周围皮肤的疖肿、毛囊炎等感染,若未及时治疗,感染可向深部蔓延,累及肛管直肠周围组织,导致肛瘘形成。
损伤因素:外伤、直肠肛管手术等也可能导致肛瘘的发生。如肛门直肠部位的外伤,异物损伤等,可引起感染,进而形成肛瘘;直肠肛管手术过程中,若操作不当,也可能损伤肛管直肠组织,引发感染形成肛瘘。
四、检查方法
痔疮
肛门视诊:医生用双手将肛门向两侧牵开,观察肛门周围有无脱出物,外痔的大小、形状、颜色等情况,以及有无肛裂等其他病变。
直肠指诊:可触及内痔结节,了解直肠内有无其他病变,如息肉、肿瘤等,但对于诊断内痔的价值相对有限,主要用于排除其他直肠疾病。
肛门镜检查:能直接观察到内痔的部位、大小、形态,以及有无出血点等情况,还可发现直肠黏膜有无炎症、溃疡、息肉等病变。
肛瘘
肛门视诊:观察肛门周围有无外口,外口的位置、形状、大小,以及有无分泌物排出等情况。外口常为一个或多个,形状多为圆形或椭圆形,有的外口可见少量脓性、血性或黏液性分泌物。
直肠指诊:可在肛管直肠内触及硬结或索条状物,按压时有压痛,有时可触及内口。通过直肠指诊还可了解肛管直肠周围组织的情况,判断有无脓肿等合并病变。
探针检查:用探针从肛瘘外口伸入,探查瘘管的走行方向、内口位置等。但在操作时要轻柔,避免造成假道。
造影检查:对于复杂的肛瘘,可通过瘘管造影来明确瘘管的分布、走行等情况,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
五、治疗原则
痔疮
非手术治疗:适用于初期或症状较轻的患者。包括坐浴,可使用温水或中药坐浴,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局部用药,如使用痔疮膏、痔疮栓等,起到消肿、止痛、止血等作用;调整生活方式,如避免久坐久立,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持大便通畅等。
手术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症状严重的痔疮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痔切除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等。不同的手术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和严重程度的痔疮,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肛瘘
手术治疗:肛瘘一般无法自愈,必须通过手术治疗才能治愈。手术的关键是找到内口,并将瘘管切开或切除,形成开放的创面,促进愈合。手术方式有瘘管切开术、挂线疗法、肛瘘切除术等。挂线疗法适用于高位肛瘘,利用橡皮筋的机械压迫作用,缓慢切开肛瘘,同时避免了一次性切断肛管直肠环导致肛门失禁的风险。不同的手术方式各有优缺点,医生会根据肛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在痔疮和肛瘘的发生、发展及治疗中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和应对方式。例如,老年人群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恢复能力相对较弱,在痔疮或肛瘘术后需要更精心的护理;女性在妊娠、月经期等特殊时期,由于生理变化,痔疮的发病风险可能增加;长期有不良排便习惯、久坐久立等生活方式的人群,患痔疮或肛瘘的几率较高,需要更加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有肛门直肠部位既往病史的人群,如肛周脓肿等,更容易发生肛瘘,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更加密切关注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