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乳腺结节分级系统是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该系统将乳腺结节分为0-5类,此外还有6类。
1.0类
评估不完全,需要进一步检查,意味着仅通过当前的检查手段,无法对乳腺结节的情况做出准确判断,可能需要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如乳腺钼靶、磁共振成像(MRI)等,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来评估结节的性质。
2.1类
阴性结果,未发现异常病变,说明在此次检查中,乳腺组织形态、结构正常,没有发现可疑的结节或其他病变,通常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常规体检。
3.2类
良性病变,恶性风险为0,包括单纯性囊肿、乳腺内淋巴结、乳腺植入物等。这些病变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但仍需定期复查,观察病变是否有变化。
4.3类
可能良性病变,恶性风险小于2%,常见的有纤维瘤、复杂性囊肿等。对于这类结节,通常建议短期复查乳腺超声,观察结节的大小、形态、边界等特征是否有改变。如果在复查过程中结节没有明显变化,可以继续定期观察;如果有异常变化,则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或处理。
5.4类
可疑恶性,恶性风险为2%-95%,该类又可细分为4A、4B、4C三个亚类。4A类恶性风险为2%-10%,建议进行活检,如空心针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活检;4B类恶性风险为10%-50%,通常需要手术切除并进行病理检查;4C类恶性风险为50%-95%,高度怀疑为恶性,应尽快手术治疗。
6.5类
高度可能恶性,恶性风险大于95%。此类结节具有典型的恶性超声或钼靶特征,如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钙化等,需要立即进行手术治疗。
7.6类
已经病理证实为恶性,应按照乳腺癌的治疗原则进行规范化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