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双乳腺低回声结节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乳腺增生、乳腺炎、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囊肿、导管内乳头状瘤等。

1.乳腺增生
女性体内的周期性变化,乳腺组织会经历增生和复原的过程。但当内分泌失调,如雌激素和孕激素比例失衡时,乳腺导管和腺泡上皮及间质组织会过度增生,且复旧不全,从而形成结节状改变。
2.乳腺炎
哺乳期乳腺炎多因乳汁淤积,为细菌滋生提供了良好环境,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乳腺组织,引发炎症。如果炎症未得到及时有效控制,病情迁延不愈,发展为慢性乳腺炎,炎症区域会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包裹炎症病灶,在超声图像上呈现低回声结节。非哺乳期乳腺炎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自身免疫因素、乳腺导管扩张、细菌感染等有关。例如,浆细胞性乳腺炎是由于乳腺导管上皮细胞脱落及脂质分泌物堆积,引发导管扩张,进而导致管壁破裂,内容物溢出,刺激周围组织产生炎症反应,形成炎性结节。这些炎性结节质地较硬,边界欠清晰,患者常伴有乳房局部红肿、疼痛,严重时可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
3.乳腺纤维腺瘤
乳腺纤维腺瘤是由乳腺纤维细胞对雌激素异常敏感,在雌激素刺激下过度增生而形成的良性肿瘤,也是导致双乳腺低回声结节的常见原因。
4.乳腺囊肿
乳腺囊肿是由于乳腺导管堵塞,导致分泌物潴留而形成的囊性肿物。乳腺导管的堵塞原因多样,如哺乳期乳汁排出不畅,乳汁在乳腺导管内积聚,形成乳汁潴留性囊肿;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增生、炎症等导致导管狭窄或闭塞,引起分泌物排出受阻,也可形成囊肿。在超声图像上,乳腺囊肿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低回声区,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均匀,后方回声增强,具有典型的囊性特征。
5.导管内乳头状瘤
导管内乳头状瘤是起源于乳腺导管上皮的良性肿瘤,多发生在乳晕下大导管内。其发病与雌激素水平过高刺激导管上皮增生有关,瘤体由扩张的导管和乳头状瘤体构成,乳头分支细长,中央有纤维血管束。在超声检查中,表现为导管内低回声结节,可伴有导管扩张,部分患者会出现乳头溢液症状,溢液颜色多为血性、浆液性或黄色,溢液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