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具传染性,病原体汉坦病毒可经接触(人接触被感染鼠类污染物后病毒通过破损皮肤或黏膜侵入)、呼吸道(鼠类污染物形成气溶胶被人吸入经呼吸道黏膜侵入)、消化道(食用被鼠类排泄物污染食物经消化道黏膜感染)、螨媒(革螨等寄生螨类叮咬携带病毒鼠类后再叮咬人传播)途径传播,特殊职业人群感染风险高需做好个人防护,儿童要避免接触鼠类活动区域、不玩弄可能被污染物品、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并及时处理鼠类踪迹。
接触传播:人接触被感染鼠类的唾液、尿液、粪便等污染物后,病毒可通过破损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例如,农民在处理受鼠污染的粮食时,若手部有伤口,就可能感染。
呼吸道传播:鼠类污染物形成的气溶胶被人吸入后,病毒可经呼吸道黏膜侵入机体。如在鼠类活动频繁且通风不良的仓库等环境中,人吸入含病毒气溶胶易被感染。
消化道传播:食用被鼠类排泄物污染的食物,病毒可经消化道黏膜感染人体。比如误食被鼠类粪便污染的水源或食物。
螨媒传播:革螨等寄生螨类叮咬携带病毒的鼠类后,再叮咬人,可将病毒传播给人。不同人群感染风险及注意事项
特殊职业人群:野外工作者、灭鼠人员等经常接触鼠类及其污染物的人群,感染风险较高,需做好个人防护,如佩戴手套、口罩,避免直接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工作后及时清洗消毒。
儿童人群:儿童好奇心强,若接触到鼠类污染物易感染,家长应避免儿童接触鼠类活动区域,教育儿童不玩弄可能被鼠类污染的物品,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定期检查居住场所有无鼠类踪迹并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