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痱子由真菌感染引发类似痱子表现多因皮肤多汗潮湿及屏障受损发病婴幼儿肥胖人群高发,临床表现为多汗部位密集红色小丘疹等伴瘙痒普通抗细菌治疗无效需警惕,诊断靠皮肤真菌镜检或培养区分,预防需皮肤清洁干燥、穿着适宜、控制环境,处理优先非药物干预需药选外用抗真菌药关注特殊人群用药安全。
一、定义与病因
真菌痱子是由真菌感染(常见马拉色菌等)引起的类似痱子表现的皮肤疾患,多因皮肤多汗、潮湿环境利于真菌滋生,且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时易发病,婴幼儿因汗腺发育不完善、出汗多且皮肤娇嫩易患,肥胖人群因皮肤褶皱处易潮湿也属高发人群范畴。
二、临床表现
皮肤出现红色小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呈密集分布,好发于颈部、胸背部、腋窝等多汗部位,常伴有不同程度瘙痒,且普通抗细菌治疗无效时需警惕真菌感染可能。
三、诊断方法
通过皮肤真菌镜检,取皮损处鳞屑等标本镜下观察真菌菌丝或孢子,或进行真菌培养明确致病真菌种类,以此区分真菌痱子与普通痱子等其他皮肤问题。
四、预防措施
1.皮肤清洁干燥:勤洗澡,多汗后及时清洁并擦干皮肤,婴幼儿可借助吸汗巾保持局部干爽;2.穿着适宜: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减少皮肤与衣物摩擦及汗液积聚;3.环境控制:避免长期处于高温、潮湿环境,如长时间在闷热浴室后需及时处理皮肤状态。
五、处理原则
优先通过非药物干预改善皮肤环境,若需药物治疗可选用外用抗真菌药物,需关注儿童等特殊人群用药安全,遵循循证医学中安全有效的用药原则,以缓解症状、消除真菌感染为目标,避免低龄儿童滥用不恰当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