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确诊猩红热需严格隔离至症状消失一周且咽拭子培养链球菌阴性,保持口腔清洁用淡盐水漱口,提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首选青霉素类药物抗菌,对青霉素过敏者选用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需足量足疗程,密切监测体温用物理降温,关注病情及精神皮肤症状并进行心理安抚。
一、一般治疗
儿童确诊猩红热后需严格隔离,隔离时间通常为症状消失后1周且咽拭子培养链球菌阴性,以防止疾病传播。同时要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帮助儿童漱口,减少口腔细菌滋生。饮食上应为儿童提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牛奶、粥类等,保证儿童摄入足够营养以维持身体机能。
二、抗菌治疗
1.药物选择:首选青霉素类药物,如青霉素G,其对引起猩红热的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有良好抗菌效果。若儿童对青霉素过敏,可选用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替代。
2.用药原则:需遵循足量、足疗程用药,确保彻底清除体内链球菌,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用药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儿童年龄因素,选择适合儿童的给药途径和药物剂型。
三、对症支持
1.发热处理:密切监测儿童体温,根据病情采取合适退热措施,由于儿童身体特殊性,优先考虑非药物退热辅助手段,如适当减少衣物、用温水擦拭身体等物理降温方式,避免低龄儿童过早使用不恰当的退热药物。
2.病情监测:关注儿童精神状态、皮肤症状等变化,如皮疹情况、有无新的不适表现等,及时与医护人员沟通以调整治疗方案。同时,隔离期间要重视儿童的心理安抚,家长需给予儿童足够陪伴和心理支持,缓解其因隔离产生的焦虑情绪,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确保儿童在治疗和康复期间的身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