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棒状杆菌属革兰阳性菌形态细长微弯一端或两端膨大排列不规则有荚膜和异染颗粒靠产生外毒素致病经飞沫或间接传播可通过细菌学检查诊断首选青霉素治疗儿童为高发人群需密切关注及时就医规范诊疗成人有接触或疑似症状也应及时诊断治疗。
一、基本特征
白喉棒状杆菌属革兰阳性菌,形态呈细长微弯状,一端或两端膨大,排列不规则,常呈栅栏状、V形、L形或Y形等,无芽胞、无鞭毛,有荚膜和异染颗粒,是引发白喉的病原菌。
二、致病性
该菌主要通过产生外毒素致病。外毒素可抑制宿主细胞蛋白质合成,致使局部黏膜上皮细胞坏死、渗出,纤维蛋白渗出后形成假膜,若假膜蔓延至喉部可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还会引发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乏力、恶心等。
三、传播途径
主要经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污染的手、玩具、用具等间接传播。
四、诊断方法
可通过细菌学检查进行诊断,取假膜边缘分泌物涂片染色,可见具有异染颗粒的棒状杆菌,也可进行细菌培养鉴定以明确病原菌。
五、治疗
首选青霉素等抗生素,抗生素能抑制白喉棒状杆菌生长,减少外毒素产生。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为白喉高发人群,因其免疫力相对较弱,感染后病情可能进展较快。需密切关注儿童症状,一旦怀疑白喉应及时就医,儿童使用抗生素需遵循安全原则,优先考虑合适的非药物干预辅助缓解症状的同时积极进行抗生素治疗,避免延误病情导致严重后果,如呼吸困难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成人:成人也需注意自身健康状况,若有接触史或出现相关疑似症状应及时诊断治疗,不同年龄人群因生理差异在感染后的病情发展和处理上有不同特点,均需依据医学检查结果进行规范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