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疮不建议用紫药水因其涂抹后形成硬痂阻碍分泌物引流易致痂下积脓,现代合理处理方式包括定期用温和液体清洁创面保持干燥、依褥疮阶段选合适敷料吸收渗出液创造湿润环境且考虑人群差异、长期卧床或久坐者定时翻身改变体位减少局部受压不同人群翻身频率有别。
一、紫药水用于褥疮的不适用性
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坏死。紫药水(甲紫溶液)用于褥疮存在弊端,传统的紫药水涂抹后会形成较硬的痂皮,阻碍创面分泌物的引流,进而易造成痂下积脓,不利于创面的愈合,因此不建议将紫药水用于褥疮的处理。
二、现代褥疮处理的合理方式
1.局部清洁与干燥维护:定期对褥疮创面进行清洁,可使用温和的生理盐水等进行清洗,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创面受到进一步污染,这有助于营造利于创面愈合的局部环境,不同年龄、性别及健康状况的患者均需遵循此原则,尤其是有基础病史的患者,更要注重创面的清洁以防止感染加重。
2.合适敷料的使用:根据褥疮的不同阶段选择相应的敷料,如水胶体敷料等,其能够吸收创面渗出液,创造湿润的愈合环境,同时还能保护创面免受外界的摩擦等刺激,各类人群在使用敷料时需确保正确操作以达到最佳效果,例如儿童皮肤更为娇嫩,选择敷料时要考虑其温和性及贴合度等问题。
3.体位管理:对于长期卧床或久坐的人群,需定时翻身、改变体位,减少局部组织的受压时间,不同年龄人群翻身频率有所差异,儿童可能需要更频繁的体位调整以避免局部持续受压,这对预防和促进褥疮愈合至关重要,尤其对于有基础疾病导致活动受限的患者,体位管理是基础的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