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一般难以自愈,患者会有持续发热等表现,不治疗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不同人群感染伤寒特点不同,有基础病史人群更难自愈,目前主要靠使用抗生素等药物规范治疗来控制病情、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不规范治疗病情不会自行好转。
伤寒的临床表现及危害
伤寒患者通常会出现持续发热、相对缓脉、全身中毒症状与消化道症状、玫瑰疹、肝脾肿大等表现。发热可持续1-2周或更长时间,若不治疗,可能导致肠道出血、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肠穿孔是伤寒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死亡率较高。
不同人群感染伤寒的特点及应对
儿童:儿童感染伤寒后,病情可能进展较快,相较于成人更易出现高热、惊厥等表现,由于儿童自身免疫等机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自愈的可能性更低,需及时就医采取合适治疗措施。
成人:成人感染伤寒后,若不治疗,病情也会按照伤寒的自然病程发展,一般不会自愈,且随着时间推移,身体遭受的损害会不断累积,所以也需要积极治疗。
有基础病史人群:本身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患有糖尿病、免疫缺陷病等,感染伤寒后,身体的免疫和代谢等功能可能受到基础病的影响,使得伤寒病情更难自行缓解,更容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需要格外重视,尽早进行规范治疗来控制伤寒病情发展。
治疗方面的科学依据
目前对于伤寒的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来杀灭伤寒杆菌,从而控制病情。有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通过合理使用敏感抗生素等规范治疗手段,可以有效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例如,有相关研究表明,规范应用合适的抗生素后,伤寒患者的发热等症状能较快得到控制,病情能朝着康复的方向发展,而如果不进行规范治疗,病情往往不会自行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