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炎的引发因素包括分娩或产后因产妇体质虚弱、宫颈口未及时关闭、胎盘胎膜残留或产道损伤等致病原体侵入宫腔,宫腔手术操作因消毒不严格或术前适应证选择不当使下生殖道内源性病原体上行感染,经期不注意卫生致病原体侵入,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绝经后女性因雌激素低落局部抵抗力降低,长期服抗生素致菌群失调,盆腔炎性疾病未及时治疗致炎症蔓延至子宫内膜。
一、分娩或产后相关感染
分娩过程中,若产妇体质虚弱,宫颈口未及时关闭,且存在胎盘、胎膜残留或产道损伤等情况,病原体易侵入宫腔引发感染;流产时阴道流血时间过长、有组织残留于宫腔内或手术无菌操作不严格,均可能导致流产后感染,进而引发子宫内膜炎。
二、宫腔手术操作后感染
如放置或取出宫内节育环、刮宫术、输卵管通液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宫腔镜检查等宫腔手术,若手术消毒不严格或术前适应证选择不当,可使下生殖道内源性病原体上行感染,从而诱发子宫内膜炎。
三、经期卫生不良
经期时,子宫内膜剥脱面存在扩张的血窦及凝血块,为细菌滋生提供了适宜环境。若不注意经期卫生,使用不洁月经垫、经期性交等,会使病原体侵入引发炎症。
四、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
阑尾炎、腹膜炎等邻近器官的炎症可直接蔓延至盆腔,引起子宫内膜炎,其中阑尾炎较为常见,病原菌可通过直接蔓延侵入盆腔器官。
五、其他相关因素
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低落,阴道内pH值上升,局部抵抗力降低,易发生子宫内膜炎。
菌群失调:长期服用抗生素可导致阴道内菌群失调,增加子宫内膜炎的发病风险。
盆腔炎性疾病未及时治疗:盆腔炎性疾病若未得到有效治疗,炎症可逐渐蔓延至子宫内膜,引发子宫内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