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最典型症状是转移性右下腹痛,起初为上腹部或脐周痛,数小时后转移固定右下腹;伴随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等,儿童及老年患者症状有特点,全身症状早期乏力,炎症重时发热,穿孔坏疽时体温更高,女性需与妇科疾病鉴别,老年患者发热可掩盖基础疾病;体征有右下腹压痛,压痛点多在麦氏点,腹膜刺激征提示阑尾炎症波及壁层腹膜,小儿、老人等腹膜刺激征可不明显需综合判断。
伴随症状
胃肠道症状:发病早期常伴有恶心、呕吐,早期呕吐多为反射性,程度较轻。部分患者会出现便秘或腹泻等肠道功能紊乱表现。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胃肠道反应相对更敏感,胃肠道症状可能更为明显,需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和病情变化;老年患者因机体反应相对迟钝,胃肠道症状可能不典型,易延误病情。
全身症状:早期可出现乏力,炎症较重时可有发热,体温多在38℃左右,如发生阑尾穿孔、坏疽等,体温可升高至39℃-40℃。对于女性患者,需注意与妇科疾病鉴别,如异位妊娠等;对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发热可能掩盖基础疾病的表现,要综合评估病情。
体征
右下腹压痛: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重要体征,压痛点通常位于麦氏点(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但压痛位置可因阑尾位置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如盲肠后位阑尾压痛可在右侧腰部,盆位阑尾压痛可在耻骨联合上方,但麦氏点的固定压痛是最典型的体征表现。儿童患者由于阑尾位置相对较高,压痛部位可能与成人不同,检查时需更轻柔、准确。
腹膜刺激征:包括反跳痛、肌紧张,提示阑尾炎症已波及壁层腹膜,是化脓性、坏疽性或穿孔性阑尾炎的表现。但在小儿、老人、孕妇、肥胖、虚弱者或盲肠后位阑尾炎时,腹膜刺激征可不明显,需结合其他表现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