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阴道炎主要由假丝酵母菌引起,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妊娠期、糖尿病会改变阴道内环境利于假丝酵母菌增殖,宿主免疫力下降时易患病,少部分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物品间接传播,妊娠期女性需注重外阴清洁干燥且出现症状及时就医,糖尿病患者要积极控血糖,长期使用抗生素人群需谨慎并遵医嘱采取预防措施。
一、病原体因素
霉菌性阴道炎主要由假丝酵母菌引起,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为最常见致病菌,约占80%~90%,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如光滑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等)也可致病,这些病原体在适宜条件下大量繁殖引发炎症反应。
二、阴道内环境改变相关因素
1.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广谱抗生素抑制阴道内其他优势菌群生长,破坏阴道微生态平衡,为假丝酵母菌增殖创造条件。
2.妊娠期:妊娠期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阴道组织内糖原增加、酸度增高,利于假丝酵母菌生长繁殖。
3.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阴道内糖原含量升高,营造了假丝酵母菌适宜的生长环境,易诱发霉菌性阴道炎。
三、宿主免疫力下降因素
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如器官移植术后患者)、艾滋病患者等因机体免疫功能受损,对假丝酵母菌的防御能力降低,易罹患霉菌性阴道炎。
四、外部传播因素
少部分患者可通过接触被假丝酵母菌污染的衣物、浴盆、马桶等间接传播,但这并非主要传播途径,主要还是以内源性感染为主。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妊娠期女性:因生理变化易患霉菌性阴道炎,需注重保持外阴清洁干燥,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评估下处理。
糖尿病患者:需积极控制血糖水平,维持血糖稳定可降低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病风险。
长期使用抗生素人群:应谨慎使用,若必须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采取预防措施,如同时应用调节阴道微生态的药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