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传播途径包括飞沫传播(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环境中儿童因吸入含支原体飞沫易感染)和接触传播(接触被支原体污染物品再触口鼻眼黏膜可致感染),儿童群体因免疫系统未完全成熟在人员密集场所易感染需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并少去此类场所,有基础病史人群感染后病情易加重需戴口罩保持环境通风出现疑似症状及时就医。
一、传播途径之飞沫传播
支原体可通过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产生的含有支原体的飞沫进行传播。当易感人群吸入这些飞沫后,支原体便有机会在其呼吸道等部位定植并引发感染。例如在教室、宿舍等人员密集且通风不良的环境中,支原体可借助飞沫在人群间快速传播,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相比成人更易因吸入飞沫而感染支原体。
二、传播途径之接触传播
除飞沫传播外,接触传播也是支原体感染的重要方式。被支原体污染的物品,如毛巾、餐具等,健康人接触后若再接触自身的口、鼻、眼等黏膜部位,支原体就可能侵入人体引发感染。比如在家庭环境中,若有成员感染支原体,其使用过的物品未彻底消毒,其他家庭成员接触后就存在感染风险。
三、不同人群感染风险及注意事项
儿童群体: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对支原体的抵御能力相对较弱,在人员密集场所(如幼儿园、学校)更容易因飞沫或接触传播而感染支原体。家长需注意让儿童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等,同时尽量减少带儿童去人员过于密集且通风欠佳的场所。
有基础病史人群:对于本身患有呼吸道基础疾病(如哮喘等)的人群,感染支原体后病情可能更容易加重或复杂化。这类人群应格外注重防护,如佩戴口罩以减少飞沫吸入风险,保持生活环境清洁通风,一旦出现咳嗽、发热等疑似支原体感染症状时,需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采取恰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