糠秕孢子菌毛囊炎是马拉色菌在特定诱因下大量繁殖致毛囊炎症的皮肤病,诱因包括高温高湿多汗、长期用糖皮质激素等,好发于中青年皮脂腺丰富部位,皮疹为圆顶状毛囊性丘疹或脓疱伴不同程度瘙痒,可依临床表现初步诊断,真菌学检查可确诊,治疗用抗真菌药,儿童用抗真菌药需谨慎,妊娠期女性用药需评估风险,糖尿病患者要控血糖、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一、定义
糠秕孢子菌毛囊炎是由马拉色菌(曾称糠秕孢子菌)感染毛囊引起的炎症性皮肤病,马拉色菌为人体皮肤正常菌群,在特定诱因下大量繁殖致病。
二、病因
1.病原菌因素:马拉色菌在高温、高湿、多汗环境,或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广谱抗生素等情况下,可从孢子相转为菌丝相,侵犯毛囊引发炎症。
三、临床表现
1.好发人群:多见于中青年。
2.好发部位:胸背、颈、肩、上臂、腰腹部等皮脂腺丰富部位。
3.皮疹特点:为圆顶状毛囊性丘疹或脓疱,直径约2-4mm,周边有红晕,常成批出现,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瘙痒,部分无明显症状。
四、诊断
1.依据临床表现:结合好发部位、皮疹形态等初步判断。
2.真菌学检查:通过真菌镜检可见圆形或卵圆形孢子,或真菌培养分离出马拉色菌以明确诊断。
五、治疗
主要采用抗真菌药物,外用可选用酮康唑洗剂、联苯苄唑乳膏等,严重者可口服伊曲康唑等抗真菌药。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使用抗真菌药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因儿童皮肤屏障功能及代谢特点与成人不同,不当用药可能影响健康。
2.妊娠期女性:使用抗真菌药需评估药物对胎儿的潜在风险,需在医生专业评估后决定是否用药及选择合适药物。
3.糖尿病患者:需积极控制血糖,因高血糖环境利于马拉色菌生长,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减少多汗等诱因,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