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阴道炎主要由白色念珠菌等念珠菌感染引起,常见相关因素包括阴道内环境改变(如雌激素水平影响、阴道pH值变化)、机体免疫力下降(如全身性疾病影响、局部免疫力降低)、外界因素传播(如间接接触传播、性接触传播)
阴道内环境改变
雌激素水平影响:在女性生理周期中,如妊娠时,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会使阴道上皮细胞内糖原含量增加,阴道酸度提高,有利于念珠菌繁殖。对于孕期女性,由于激素变化,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另外,长期使用雌激素类药物的女性,也可能因阴道内环境改变而容易患霉菌性阴道炎。
阴道pH值变化:正常阴道内pH值维持在3.8-4.4之间,呈弱酸环境,这种环境不利于念珠菌生长。当一些因素导致阴道pH值改变时,就可能引发霉菌性阴道炎。例如,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会抑制阴道内乳酸杆菌生长,使其他细菌大量繁殖,破坏阴道正常菌群平衡,导致阴道pH值升高,从而有利于念珠菌大量繁殖引起感染。
机体免疫力下降
全身性疾病影响:患有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时,患者血糖水平升高,阴道内糖原含量随之升高,阴道pH值改变,有利于念珠菌生长繁殖。例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霉菌性阴道炎的复发率相对较高。
局部免疫力降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其机体整体免疫力下降,阴道局部的免疫防御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容易遭受念珠菌感染引发霉菌性阴道炎。
外界因素传播
间接接触传播:使用公共浴池、浴盆、浴巾、坐便器等公共场所的物品,可能会接触到念珠菌从而感染霉菌性阴道炎。例如,公共浴盆如果被念珠菌污染,其他人使用后就有可能被感染。
性接触传播:霉菌性阴道炎可以通过性接触传播,女性与携带念珠菌的男性发生性行为时,可能会被传染。不过,霉菌性阴道炎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性传播疾病,但性接触是其传播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