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综合征出血热主要由鼠类作传染源,其病毒可通过鼠类尿液粪便唾液形成气溶胶经呼吸道致人感染,进食被鼠类排泄物污染未彻底烹饪的食物可经消化道感染,皮肤有破损接触带病毒鼠类及其排泄物可经接触感染,孕妇感染后病毒可经胎盘母婴传播,需关注各相关人群防护与监测。
一、动物源性传播
肾综合征出血热等主要由鼠类作为传染源,其中汉坦病毒、汉城病毒等可在鼠类体内持续携带。鼠类的尿液、粪便、唾液中含有病毒,当这些污染物形成气溶胶时,人通过呼吸道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即可引发感染。例如,在鼠类活动频繁且通风不佳的仓库、田间居所等环境中,气溶胶传播风险较高,尤其儿童因呼吸道防御功能相对较弱,更易受此类传播途径影响,需避免长时间处于可能存在鼠类气溶胶污染的密闭空间。
二、消化道传播
若人进食了被鼠类排泄物(如尿液、粪便)污染的食物,病毒可通过口腔或胃肠黏膜侵入人体。比如,在食物储存不当,被鼠类接触并污染后,未彻底烹饪就被食用,就可能导致感染。对于有不良饮食习惯、接触鼠类污染食物风险的人群,如野外作业者,应确保食物储存安全,避免食用可能被鼠类污染的食物。
三、接触传播
当人体皮肤有破损时,接触到带病毒的鼠类及其排泄物,病毒可通过破损皮肤侵入体内。例如,从事灭鼠工作或清理鼠类巢穴时,未做好防护,皮肤接触到带病毒的鼠类分泌物就易感染。儿童在玩耍时若接触到可能被鼠类污染的物品且皮肤有破损,感染风险增加,家长需留意儿童活动环境,避免其接触不明来源的可能被鼠类污染的物体。
四、母婴传播
孕妇感染出血热病毒后,病毒可通过胎盘途径传给胎儿,导致母婴垂直传播。这种传播方式相对少见,但对于孕期接触过出血热相关危险因素的孕妇,需加强监测,因为孕期免疫力可能有变化,感染风险可能受影响,要密切关注母婴健康状况,及时采取防护及监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