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热具有传染性由汉坦病毒等病原体引起可人际或动物到人传播主要通过鼠类动物源性传播如经呼吸道、皮肤黏膜伤口、消化道感染及其他特定传播方式儿童免疫不完善需避免接触相关鼠类污染物成年人从事相关工作要加强防护有基础病史人群需注重预防疑似及时就医。
一、出血热具有传染性
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等病原体引起的一类传染病,具有明确的传染性,可在人与人之间或动物与人间传播。例如汉坦病毒肾综合征出血热,其病原体可通过特定传播途径实现人际或动物到人的传播。
二、主要传播途径
(一)动物源性传播
鼠类是汉坦病毒肾综合征出血热等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鼠类携带的病毒可通过其唾液、尿液、粪便排出,污染周围环境。例如,病毒污染的尘埃形成气溶胶,人吸入后可经呼吸道感染;接触被鼠类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后,病毒可通过皮肤黏膜伤口侵入人体;食用被鼠类排泄物污染的食物,病毒可经消化道感染。
(二)其他传播途径
部分出血热还可能存在其他传播方式,如汉坦病毒肺综合征由鹿鼠传播,主要通过吸入受鹿鼠尿液、粪便等污染的气溶胶而感染,但这类情况相对特定。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接触到传染源后感染风险相对较高。应避免儿童接触可能携带出血热病原体的鼠类及其污染物,例如教育儿童不随意接触野外鼠类、不玩可能被鼠类污染的物品等,减少感染机会。
(二)成年人
从事可能接触鼠类或疫区环境工作的成年人,如疫区野外作业人员等,需加强防护,如佩戴口罩、手套,避免直接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污染的环境,工作后及时清洁双手等,降低感染风险。
(三)有基础病史人群
本身患有基础病史的人群感染出血热后,病情可能相对复杂,机体抵抗力等可能受基础病影响,更需注重预防感染,若出现疑似出血热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因为基础病史可能影响疾病的进展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