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疮预防要在寒冷环境穿戴厚保暖衣物重点保护易冻部位并保持皮肤干燥,轻度冻疮用38-40℃温水浸泡复温后轻柔按摩可外用促进血液循环药膏,中度冻疮破溃处用碘伏消毒后遵医嘱用抗感染药膏,有基础病史及老年人处理需更谨慎或及时就医。
一、预防措施
1.保暖防护:在寒冷环境中需穿戴厚且保暖的衣物,重点保护手部、脚部、耳部等易生冻疮部位,选择防风、防水且透气性佳的保暖装备,避免长时间处于0℃以下环境,儿童、老年人及有基础病史人群更应强化保暖。例如儿童应及时增添衣物,防止手部、脚部过早暴露于寒冷中;老年人可选择加绒加厚的保暖服饰。
2.保持皮肤干燥:及时擦干汗液、雨水等,避免皮肤处于潮湿状态,因潮湿会增加冻疮发生几率,尤其儿童活动后易出汗,需及时擦干并更换干爽衣物。
二、轻度冻疮处理(皮肤红肿未破溃)
1.温水复温:采用38~40℃温水浸泡受冻部位,时长15~20分钟,恢复皮肤温度,儿童复温时需成人监护,避免水温过高烫伤;复温后轻柔按摩受冻部位促进血液循环,但力度要轻柔,防止损伤皮肤。
2.外用药物:可外用具有促进血液循环作用的药膏,如维生素E乳膏等,儿童使用时需谨慎,应在医生或成人指导下使用,老年人使用时也需注意药物对皮肤的影响。
三、中度冻疮处理(出现破溃)
1.局部清洁消毒:用碘伏对破溃部位进行消毒,保持创面通风,避免感染,儿童消毒时要防止其乱动导致消毒不彻底或损伤创面;消毒后可遵医嘱外用抗感染且促进愈合的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等,但儿童使用此类药物需严格遵循医生建议,避免自行用药。
2.特殊人群注意:糖尿病患者等有基础病史人群出现冻疮时,因血液循环问题更易加重病情,需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处理,不可自行随意处理,防止感染等严重后果发生;老年人同样因血液循环差,处理时要更谨慎,密切关注创面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