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包括密切接触传播(健康人接触被感染者粪便污染的手、物品或食物等,病毒经口腔进入人体,儿童易在卫生差等环境中因密切接触被污染物品感染)、飞沫传播(感染者鼻咽分泌物含大量病毒时,咳嗽、打喷嚏产生的飞沫被周围人吸入可致感染,但占比小,经口感染更常见)、水传播(被污染水源是重要媒介,饮用后病毒进消化道引发感染,卫生设施差等地区风险高,儿童及特定生活方式人群感染风险高)。
密切接触传播:感染者的粪便中含有大量脊髓灰质炎病毒,若健康人接触了被感染者粪便污染的手、物品或食物等,病毒可能会通过口腔进入人体。例如,在卫生条件较差、人员密集且个人卫生习惯不佳的环境中,儿童之间相互接触时,容易因接触被污染的玩具等物品而感染病毒。对于儿童而言,由于其自我保护意识和卫生习惯相对较差,更容易在密切接触中暴露于被污染的环境中。
飞沫传播:虽然脊髓灰质炎主要的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但在病毒大量存在于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时,也存在通过飞沫传播的可能。比如,感染者在咳嗽、打喷嚏时产生含有病毒的飞沫,周围人吸入这些飞沫后可能被感染。不过,飞沫传播在脊髓灰质炎传播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小,主要传播方式还是粪-口途径。在年龄较小的儿童群体中,若有脊髓灰质炎患者在其周围通过飞沫传播病毒,也可能导致感染,但相比之下,因接触被污染的物品经口感染更为常见。
水传播:被脊髓灰质炎病毒污染的水源是重要的传播媒介。当人们饮用了被污染的水后,病毒会进入消化道从而引发感染。在一些卫生设施不完善、水源管理不善的地区,这种水传播的风险较高。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来说,儿童如果饮用了被污染的水,由于其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感染的风险更高。而且,在一些生活方式较为特殊的群体中,如经常参与户外活动且饮用未经妥善处理的生水的人群,也可能面临因水传播而感染脊髓灰质炎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