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是较为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全球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约1%,我国65岁以上人群约1.7%且随年龄增长上升,与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致纹状体多巴胺减少有关,有运动及非运动症状,不同人群发病风险不同,年龄是重要危险因素,男性略高,接触环境毒素等可增风险,健康生活方式有益,有家族史等需密切关注。
帕金森病是较为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全球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约1%,我国65岁以上人群约1.7%且随年龄增长上升,与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致纹状体多巴胺减少有关,有运动及非运动症状,不同人群发病风险不同,年龄是重要危险因素,男性略高,接触环境毒素等可增风险,健康生活方式有益,有家族史等需密切关注。
帕金森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据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球范围内帕金森病的患病率存在一定的地域和人群差异。在全球65岁以上人群中,帕金森病的患病率大约在1%左右。在我国,65岁以上人群帕金森病的患病率约为1.7%,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呈上升趋势,7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更高。这表明帕金森病在中老年人群中相对高发,对中老年人群的健康构成了较大威胁。
从发病机制来看,主要与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有关,导致纹状体多巴胺含量显著减少而致病。其临床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等运动症状,同时还可能伴有嗅觉减退、便秘、睡眠障碍、抑郁等非运动症状。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和生活方式的人群,帕金森病的发生风险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年龄是重要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增长发病风险逐渐增加。男性患病率略高于女性。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接触某些环境毒素可能会增加患病风险,而适度的体育锻炼等健康生活方式可能对降低患病风险有一定益处。对于有帕金森病家族史等病史的人群,需要更加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定期进行神经系统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