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紫癜肾病是过敏性紫癜累及肾脏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特征为肾小球系膜区以IgA为主免疫复合物沉积,病因包括过敏原刺激及免疫机制,临床表现有肾脏外皮肤紫癜等及肾脏受累的血尿等,诊断靠病史症状、实验室检查及肾活检,治疗分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儿童多数预后好成人部分可进展为慢性肾衰,儿童需密切监测等成人需控血压蛋白尿等。
一、定义
过敏紫癜肾病是过敏性紫癜累及肾脏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主要病理特征为肾小球系膜区以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
二、病因
1.过敏原刺激:感染(如链球菌、病毒等)、食物(鱼虾、蛋类等)、药物(抗生素等)、花粉等过敏原可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引发血管炎,累及肾脏。
2.免疫机制:抗原抗体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激活补体,导致炎症损伤。
三、临床表现
1.肾脏外表现:皮肤出现紫癜(多见于下肢及臀部,对称分布)、关节痛、腹痛等。
2.肾脏受累表现:可出现血尿(镜下或肉眼)、蛋白尿、水肿、高血压,严重者可进展为肾功能不全。
四、诊断
1.病史与症状:有过敏性紫癜病史,伴肾脏相关表现。
2.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可见血尿、蛋白尿;血清IgA水平可能升高。
3.肾活检:是确诊关键,可见肾小球系膜区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病理分型有助于评估病情及预后。
五、治疗
1.一般治疗:避免接触过敏原,休息,水肿明显者限制水钠摄入。
2.药物治疗:根据病情使用糖皮质激素等,以抑制免疫炎症反应,减少肾脏损伤。
六、预后
1.儿童患者:多数预后较好,经规范治疗后肾功能多可恢复。
2.成人患者:部分可能进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预后相对较差,需长期监测肾功能、血压等。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需密切监测肾功能及生长发育,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2.成人患者:需严格控制血压、蛋白尿,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避免加重肾脏负担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