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分为无症状型大部分无明显症状仅少数有轻微非特异性症状,顿挫型有全身发热乏力头痛咽痛等及消化道症状易误判,无瘫痪型在顿挫型基础上有神经系统相关表现及脑膜刺激征等脑脊液异常,瘫痪型为最严重类型有肌肉瘫痪可累及四肢或呼吸肌,儿童感染更易现严重表现且易致不可逆运动障碍需密切监测,老年人感染后恢复差康复时间长易现肺部感染等并发症需加强护理。
一、无症状型
大部分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个体无明显症状,仅约小于1%的感染者会出现轻微非特异性症状,如低热、身体不适等,此阶段通常不易被察觉。
二、顿挫型
1.全身症状:可出现发热,体温多在37.5~38.5℃左右,同时伴有乏力、头痛、咽痛等表现。
2.消化道症状: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消化系统症状,一般持续1~3天可自行缓解,此阶段易被误判为普通感冒或胃肠道不适。
三、无瘫痪型
1.神经系统相关表现:在顿挫型基础上病情进展,出现头痛,颈背、四肢肌肉疼痛,且活动或变换体位时疼痛加剧。
2.脑膜刺激征:体检时可发现脑膜刺激征,如颈强直(患者仰卧,被动屈颈时抵抗力增强)、克氏征阳性(患者仰卧,一侧髋关节屈成直角后,膝关节不能伸直)等,同时脑脊液检查会有细胞数增多、蛋白含量升高等异常改变。
四、瘫痪型
1.肌肉瘫痪表现:是最严重的类型,在无瘫痪型基础上出现肌肉瘫痪,可累及单侧或双侧的四肢肌肉,导致相应部位运动功能障碍,如腿部肌肉瘫痪可影响行走能力;也可累及呼吸肌,引起呼吸肌麻痹,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2.特殊人群特点
儿童:儿童感染后相对更易出现瘫痪等严重表现,由于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病毒对神经系统的损伤可能更易导致不可逆的运动功能障碍,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老年人:老年人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后,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恢复能力较差,瘫痪后可能面临更长时间的康复过程,且更易出现肺部感染等并发症,需加强护理,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