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疹性荨麻疹是常见过敏性皮肤病由节肢动物叮咬致过敏,好发于婴幼儿及儿童且春夏秋高发,好发腰背四肢伸侧,皮疹为纺锤或圆形风团样丘疹伴小水疱等,儿童要注重居住清洁等,成人也可患病需留意卫生等,主要依典型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非药物干预优先,外用炉甘石洗剂,瘙痒明显可遵医嘱口服抗组胺药。
丘疹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又被称为婴儿苔藓或小儿荨麻疹性苔藓、急性单纯性痒疹,主要由节肢动物叮咬引发过敏反应所致。
一、病因机制
多与节肢动物叮咬密切相关,常见的叮咬昆虫包括蚊子、臭虫、蚤、虱、螨、蠓等,昆虫叮咬人体时注入的唾液可引发机体的过敏反应,从而导致皮肤出现炎症性损害。
二、临床表现特征
好发人群:婴幼儿及儿童较为多见,春夏秋季节发病率相对较高。
好发部位:常见于腰背、四肢伸侧等部位。
皮疹表现:皮疹形态多为纺锤形或圆形风团样丘疹,中央常伴有小水疱,部分严重者可出现大疱,瘙痒症状较为剧烈,但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
三、不同人群特点及注意事项
儿童群体:儿童皮肤娇嫩,更易被昆虫叮咬而发病,需注重居住环境的清洁卫生,保持室内通风,可通过使用蚊帐、驱蚊液等方式减少昆虫接触;日常要勤换衣物、勤洗澡,保持皮肤清洁,降低昆虫叮咬风险。
成人群体:成人也可能罹患丘疹性荨麻疹,但相比儿童发生率稍低,同样需留意个人卫生,改善居住环境,避免处于蚊虫密集区域,若发生叮咬后出现皮疹等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适当的对症处理措施。
四、诊断依据
主要依据典型的临床表现进行诊断,即根据好发年龄、好发部位以及特征性的皮疹表现等综合判断,一般无需复杂的实验室检查即可初步确诊。
五、治疗原则
以对症处理为主,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方式,如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以防继发感染等;外用药物可选择炉甘石洗剂等起到止痒作用;若瘙痒明显,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组胺药物等,但需遵循相关用药规范,注重以患者舒适度为考量标准,优先选择非药物及合适的药物干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