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急性期常见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右上腹不适等症状,慢性期初期无明显特异性症状,病情进展后可出现肝区不适、乏力持续、黄疸、蜘蛛痣、肝掌,儿童感染后症状常不典型易慢性化需留意不明原因生长发育迟缓等,老年患者症状较隐匿需关注右上腹不适等非特异性表现,孕期女性感染丙肝需加强孕期监测关注肝脏功能及胎儿发育情况。
一、急性期丙肝症状
部分患者感染丙肝病毒后2~12周进入急性期,常见症状包括:
1.乏力:全身疲倦感明显,活动耐力显著下降,即使轻度活动也易感到劳累。
2.食欲减退:对食物缺乏兴趣,进食量较平时明显减少,可能伴随厌油表现。
3.恶心、呕吐:频繁出现恶心感,可伴随呕吐症状,影响营养摄入。
4.右上腹不适:肝脏所在区域(右上腹)出现隐痛或胀痛感,程度因人而异,部分患者症状较轻易被忽视。
二、慢性期丙肝症状
很多慢性丙肝患者初期无明显特异性症状,病情逐渐进展后可出现:
1.肝区不适:右上腹持续性隐痛或胀痛,活动或劳累后可能加重。
2.乏力感持续:全身乏力症状长期存在,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及体力活动能力。
3.黄疸:肝脏功能受损致胆红素代谢异常时,可出现皮肤和巩膜发黄,尿液颜色加深如浓茶色。
4.蜘蛛痣: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扩张形成的血管痣,多分布于颈部、上胸部等部位,表现为中心有一红点,周围有呈辐射状的小血管分支。
5.肝掌:手掌大鱼际、小鱼际及指尖部位皮肤发红,加压后褪色,松开后恢复红色。
三、特殊人群丙肝症状特点
1.儿童:感染丙肝后症状常不典型,更容易慢性化,家长需留意儿童是否有不明原因的生长发育迟缓、反复乏力等表现,建议定期进行丙肝相关筛查。
2.老年患者:肝功能储备相对较差,症状可能较为隐匿,需密切关注有无右上腹不适、乏力等非特异性表现,定期进行肝功能及丙肝病毒相关检查。
3.孕期女性:孕期感染丙肝可能影响母婴健康,除上述一般症状外,需加强孕期监测,关注肝脏功能变化及胎儿发育情况,必要时采取相应医学措施保障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