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虫病由十二指肠钩口线虫与美洲板口线虫寄生人体小肠引发成虫栖小肠上段雌虫产卵随粪便排虫卵发育为感染性钩蚴传播主要经皮肤感染即赤足或手部接触污染土壤钩蚴穿透皮肤少经口感染临床表现有皮肤感染期出现瘙痒及红色小丘疹肠道期致消化道症状和贫血表现诊断靠粪便检查治疗用驱虫药如阿苯达唑儿童需注重环境卫生防感染并关注贫血影响孕妇感染需谨慎用药优先非药物干预且监测贫血。
一、定义
钩虫病是由钩虫寄生人体小肠所引发的寄生虫病,主要致病病原体为十二指肠钩口线虫与美洲板口线虫。
二、病原特征
寄生于人体的钩虫主要包含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成虫栖息于小肠上段,雌虫会产卵并随粪便排出体外,虫卵在适宜环境中发育为具有感染性的钩蚴。
三、传播途径
1.经皮肤感染:当人体赤足或手部接触到被钩蚴污染的土壤时,钩蚴可穿透皮肤侵入人体,这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2.经口感染:如生食被钩蚴污染的蔬菜等,也可能导致钩蚴经口进入人体引发感染,但相对经皮肤感染而言,此途径较少见。
四、临床表现
1.皮肤感染期:钩蚴侵入皮肤的部位会出现瘙痒症状,随后形成红色小丘疹(即钩蚴性皮炎),一般数日内可自行消退。2.肠道期:成虫寄生肠道可引起消化道症状,像腹痛、腹泻等;因长期慢性失血会导致贫血,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心悸、气短等贫血相关表现。
五、诊断方法
主要依靠粪便检查来确诊,可通过直接涂片法查找钩虫卵,或采用饱和盐水浮聚法提高虫卵检出率,还能进行钩蚴培养法检测钩蚴以明确诊断。
六、治疗原则
采用驱虫药物进行治疗,例如使用阿苯达唑等驱虫药物,但具体用药需遵循专业医生的指导。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感染钩虫病可能影响生长发育,需注重环境卫生,教育儿童避免赤足接触土壤,防止钩蚴经皮肤侵入体内,同时要关注儿童贫血状况对其生长的影响,及时评估与干预。
孕妇:感染钩虫病时需谨慎用药,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以降低对胎儿的潜在影响,并且要密切监测孕妇贫血情况,因为严重贫血可能对孕妇自身健康及胎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需及时进行评估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