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炎会对月经产生多方面影响,包括经期改变(经期延长较常见、少数经期缩短)、月经量改变(月经量增多或减少)、月经周期改变(周期紊乱),不同年龄人群影响有差异,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病情及对月经的不良影响,有宫腔操作史女性患子宫内膜炎及月经受影响风险更高。
月经经期改变
经期延长:子宫内膜炎时,炎症刺激会使子宫内膜不能正常修复,导致经期延长,正常月经经期一般为3-7天,而子宫内膜炎患者可能经期超过7天甚至更长时间。这是因为炎症影响了子宫内膜的再生和修复机制,使得子宫内膜持续有少量出血,从而延长了经期。
经期缩短:少数情况下,严重的子宫内膜炎可能导致子宫内膜过度破坏,影响子宫内膜的正常增生和脱落规律,也可能出现经期缩短的情况,但相对经期延长较为少见。
月经量改变
月经量增多:炎症会使子宫内膜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同时影响子宫的收缩功能,导致月经量增多。正常月经量一般为20-60ml,子宫内膜炎患者可能超过80ml。例如,一些研究表明,患有子宫内膜炎的女性在月经期间的失血量明显多于健康女性。
月经量减少:当子宫内膜炎导致子宫内膜损伤严重,出现宫腔粘连等情况时,会使子宫内膜面积减少,进而导致月经量减少。此时月经量可能低于20ml。
月经周期改变
周期紊乱:子宫内膜炎会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正常功能,影响激素的分泌和调节,从而导致月经周期紊乱。正常月经周期一般为21-35天,子宫内膜炎患者可能出现周期提前或推迟,提前或推迟时间可能在7天以上。
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子宫内膜炎对月经的影响可能有差异。年轻女性生殖系统尚在发育中,子宫内膜炎对月经的影响可能更易导致周期紊乱等情况;而围绝经期女性本身月经就处于紊乱阶段,子宫内膜炎可能会加重这种紊乱程度。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熬夜、压力过大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会加重子宫内膜炎病情,进而对月经产生更明显的不良影响。有宫腔操作史(如人工流产、刮宫等)的女性更容易患子宫内膜炎,且这些人群的月经受影响的风险相对更高,因为宫腔操作可能直接损伤子宫内膜,为炎症的发生创造条件,进而影响月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