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患儿有运动发育落后于同龄正常婴儿、肌张力可增高或减低、姿势异常多样、原始反射延迟消失且有异常病理反射、喂养困难、手足徐动型有不自主无目的缓慢运动、痉挛型肌肉僵硬运动受限、有不自主运动如面部怪异表情和四肢扭动、部分伴智力落后、约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合并癫痫、可能存在视力听力等感官障碍。
一、运动发育落后
正常婴儿在相应月龄有明确运动发育里程碑,如3个月能抬头、4-5个月会伸手抓物等,而婴儿脑瘫患儿常出现运动发育迟缓,低于同龄正常婴儿水平,例如3个月时不能抬头、4-5个月不能主动伸手抓物等。
二、肌张力异常
可表现为肌张力增高或减低。肌张力增高时,婴儿肢体僵硬,被动活动其肢体时阻力增大;肌张力减低时,肢体松软,活动幅度偏大,缺乏正常的肌肉张力支撑。
三、姿势异常
常见姿势异常表现多样,仰卧位时头后仰、下肢伸直;俯卧位时抬头困难;直立位时双下肢交叉呈剪刀步态等,这些异常姿势与正常婴儿的姿势发育不同。
四、反射异常
原始反射如握持反射通常在4个月后消失,拥抱反射在6个月后应消失,但脑瘫婴儿可能出现原始反射延迟消失的情况,同时还会出现异常的病理反射,如巴宾斯基征阳性等。
五、喂养困难
表现为吸吮无力、吞咽困难,婴儿在吃奶过程中容易出现呛奶现象,进而导致体重增长缓慢,这与正常婴儿顺利的喂养情况有明显差异。
六、异常的肌张力模式
手足徐动型脑瘫婴儿可出现不自主、无目的的缓慢运动,且在随意运动时该运动加重;
痉挛型脑瘫婴儿则表现为肌肉僵硬,运动受到明显限制,影响正常的肢体活动。
七、不自主运动
面部可出现怪异表情,如挤眉弄眼、流涎等,四肢也可能出现不自主的扭动,这种不自主运动不受婴儿自身控制。
八、智力落后
部分脑瘫婴儿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对周围环境的反应较差,在认知、语言等方面的发育明显落后于同龄正常婴儿。
九、癫痫发作
约有1/3-1/2的脑瘫患儿会合并癫痫,其癫痫发作形式多样,如部分性发作、全身性发作等。
十、感官障碍
可能存在视力障碍,如斜视、视力减退等,或听力障碍,影响婴儿对外界信息的接收和学习,进而影响其整体的发育和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