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抓病有局部症状和全身症状,局部有皮肤损伤(红斑性丘疹)及引流区域淋巴结肿大,全身有发热、乏力不适、头痛肌痛等表现,儿童患猫抓病淋巴结肿大更常见明显且病情变化快,免疫力低下人群病情可能更严重且可出现全身播散性感染表现。
一、局部症状
1.皮肤损伤表现:被猫抓、咬后3-10天局部会出现红斑性丘疹,一般直径小于1cm,通常无明显疼痛或瘙痒感,数周内可自行消退。儿童由于皮肤较为娇嫩,被抓后皮肤损伤可能相对更易出现感染扩散等情况,但具体表现与成人相似,主要是初始的红斑丘疹表现。
2.淋巴结肿大情况:局部感染部位引流区域的淋巴结会肿大,常见于腋下、颈部、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淋巴结肿大初期可活动,有压痛,随着病情发展可能相互粘连成块,质地较硬。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儿童,如本身免疫功能低下,淋巴结肿大可能更明显且恢复较慢。
二、全身症状
1.发热情况:约50%-80%的患者会出现发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可为低热或中度发热,少数患者可出现高热。不同年龄人群发热表现略有差异,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发热时可能更易出现体温波动较大的情况。
2.乏力、不适:患者常感觉全身乏力、不适,精神状态较差。在生活方式方面,若本身作息不规律的人群得了猫抓病,可能会加重乏力等不适症状,因为正常的身体调节被疾病干扰,需要更多休息来恢复。
3.头痛、肌痛:部分患者会出现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对于有偏头痛病史的人群,患猫抓病后头痛可能会加重,因为身体处于疾病状态,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三、不同人群的特殊表现
1.儿童:儿童患猫抓病时,淋巴结肿大相对更为常见和明显,而且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尚在发育中,病情变化可能较快,需要密切关注体温和淋巴结肿大情况。同时,儿童可能不会准确表达不适症状,家长需多留意儿童的精神状态、是否有异常哭闹等情况。
2.免疫力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患猫抓病后病情可能更严重,淋巴结肿大可能持续时间更长,还可能出现全身播散性感染的情况,如累及肝脏、脾脏等器官,导致肝功能异常、脾大等表现,需要格外重视,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