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可引发肾脏、心脏、关节、神经系统等并发症,肾脏并发症多在病程数周后出现表现为水肿血尿蛋白尿等,心脏并发症有风湿性心脏病,关节并发症为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系统有小儿自身免疫性神经精神障碍,儿童发生后遗症风险高需急性期积极规范治疗康复期密切随访,成人虽概率低但也需关注长期影响康复期注意休息饮食既往病史者再感染及时就医。
一、肾脏并发症
猩红热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部分患者感染后可引发急性肾小球肾炎,多在猩红热病程2-3周后出现。其机制为链球菌感染后引发免疫反应,导致肾小球损伤,表现为水肿(常见眼睑、颜面起始,逐渐波及全身)、血尿(尿液呈洗肉水样或镜下可见红细胞)、蛋白尿等。儿童发生急性肾小球肾炎的风险相对较高,需密切监测尿常规等指标,关注尿量及水肿变化情况。
二、心脏并发症
少数患者在猩红热急性期或恢复期可出现风湿性心脏病,与链球菌感染后引发自身免疫反应累及心脏瓣膜等结构有关。临床表现为心悸、气短、心前区不适等,年龄较小的儿童心脏结构和功能尚在发育中,感染后更需警惕心脏受累,需通过心脏超声等检查监测心脏情况。
三、关节并发症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风湿性关节炎,表现为关节红肿、疼痛、活动受限等,系链球菌感染后免疫反应波及关节所致。不同年龄患者关节症状表现有差异,儿童关节相对灵活但炎症反应可能更敏感,需关注关节活动及红肿情况变化。
四、神经系统并发症
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小儿自身免疫性神经精神障碍,如PANDAS(与链球菌感染相关的小儿自身免疫性神经精神障碍),表现为抽动、强迫观念等精神神经症状,学龄前及学龄儿童更易受影响,需留意儿童精神行为变化,若出现异常需及时就医评估。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发生猩红热后遗症的风险相对较高,猩红热急性期需积极规范治疗,康复期应密切随访,定期检查尿常规、心脏超声等,关注关节及精神行为变化,生活中保证充足休息与营养,以降低后遗症发生风险。
成人患者:虽发生后遗症概率相对儿童低,但仍需关注感染后免疫反应可能带来的长期影响,康复期注意休息、合理饮食,有既往猩红热病史者再次感染链球菌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