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沟炎非手术治疗包括局部用3%过氧化氢或碘伏消毒、保持脚趾清洁干燥、每日2-3次消毒、温水浸泡患趾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缓解症状,局部有明显感染迹象时遵医生评估用抗生素并注意特殊人群用药禁忌;手术治疗中脓肿切开引流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术后严格无菌护理,儿童及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有不同术后护理注意事项,若甲沟炎反复发作等情况需拔甲术,妊娠期女性和儿童等拔甲术后有相应护理要求。
一、非手术治疗
1.局部清洁与消毒:早期轻度甲沟炎可使用3%过氧化氢溶液或碘伏溶液对患趾局部进行消毒,保持脚趾清洁干燥,每日可进行2-3次消毒操作,防止细菌进一步感染。同时,可通过温水浸泡患趾来缓解症状,每次浸泡15-20分钟,每天浸泡3-4次,温水浸泡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红肿疼痛,促进炎症消退。
2.控制感染:若局部伴有明显感染迹象,如红肿范围扩大、疼痛加剧等,可在医生评估下考虑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控制感染,但需注意特殊人群的用药禁忌,例如儿童患者应谨慎选择抗生素,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药物,妊娠期女性使用抗生素时需权衡对胎儿的影响,优先选择相对安全的药物。
二、手术治疗
1.脓肿切开引流:当甲沟炎发展至化脓阶段,形成明显脓肿时,需进行手术切开引流。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切开脓肿部位排出脓液,术后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进行伤口护理,定期换药,保持伤口清洁,一般术后1-2周左右伤口可逐渐愈合。对于儿童患者,手术操作需更加轻柔,减少患儿痛苦,且术后要密切观察伤口恢复情况,因为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扩散风险较高;老年人患者若合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术后需加强基础疾病的管理,如控制血糖等,预防感染加重引发更严重并发症。
2.拔甲术:若甲沟炎反复发作,形成慢性甲沟炎且伴有甲周肉芽组织增生等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拔甲手术。拔甲时会去除部分或全部病甲,术后需精心护理伤口,保持患趾干燥,避免过早负重等。妊娠期女性患者进行拔甲手术时,要充分考虑手术及术后恢复对胎儿的影响,术后需加强对伤口的观察和护理;儿童患者拔甲术后要注意避免伤口感染,按照医生要求进行规范护理,促进新甲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