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病分急性、慢性、晚期,急性多在接触疫水后发病具发热、过敏、胃肠道症状,慢性多由急性期未治现消化系统症状,晚期分巨脾型(脾进行性肿大伴脾亢)、腹水型(腹胀等)、结肠肉芽肿型(腹痛等)、侏儒型(儿童生长受影响),特殊人群里儿童易影响生长,孕妇症状不典型需兼顾安全,老年人症状不典型易延误需问疫水接触史结合检查。
一、急性血吸虫病症状
多在接触疫水后1~2个月发病,主要表现为:
1.发热:最常见,多为间歇热或弛张热,体温可高达39~40℃,伴畏寒、出汗,热程一般1~2个月,重者可持续数月。
2.过敏反应:部分患者出现皮疹,多为荨麻疹样,可持续数天,与虫卵毒素引起的变态反应有关。
3.胃肠道症状:半数以上患者有腹痛、腹泻,轻症者每日腹泻3~5次,可带血;重症者腹泻每日十余次,可呈痢疾样表现,偶有恶心、呕吐。
二、慢性血吸虫病症状
多数患者急性期未得到有效治疗转化为慢性,常见表现为:
1.消化系统症状:腹痛、腹泻呈间歇性,时轻时重,病程长者可出现贫血、消瘦、体力下降等,部分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但粪便检查可发现血吸虫虫卵。
三、晚期血吸虫病症状
根据病理变化分为以下类型:
1.巨脾型:脾脏进行性肿大,质地坚硬,可占据腹部大部分区域,常伴有脾功能亢进,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及贫血。
2.腹水型:因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等导致腹部膨隆,可伴有下肢水肿,患者感腹胀明显,呼吸受限。
3.结肠肉芽肿型:主要表现为腹痛、便秘或腹泻,严重时可出现肠梗阻,结肠镜检查可见结肠黏膜增厚、息肉形成或溃疡。
4.侏儒型:儿童时期反复感染血吸虫,影响生长激素分泌,导致身材矮小、性发育不全,第二性征不明显。
四、特殊人群血吸虫病症状特点
1.儿童:感染后可能影响生长发育,除上述一般症状外,更易出现营养不良、发育迟缓,需密切关注生长指标变化,尽早诊断治疗。
2.孕妇:感染血吸虫后需谨慎评估病情,治疗时需兼顾母体与胎儿安全,症状可能不典型,易被忽视,应加强监测。
3.老年人:感染后症状可能不典型,发热等急性表现不明显,胃肠道症状较轻,易延误诊断,需提高警惕,详细询问疫水接触史并结合相关检查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