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热病急性期起病急骤有发热可呈马鞍型、伴剧烈全身症状、胃肠道症状及相对缓脉,中毒期发病4-6天有黄疸、出血倾向、肝脏肾脏损害及循环衰竭,儿童感染症状不典型进展快,孕妇感染自身加重且影响胎儿,有基础疾病者病情复杂需关注各器官功能变化。
一、急性期表现
1.发热:起病急骤,体温可迅速升至39~40℃,多为持续性高热,可持续3~4天。部分患者体温呈马鞍型,即发热数天后体温暂时下降,然后再次升高。
2.全身症状:伴有剧烈头痛、背痛、四肢肌肉酸痛等,全身乏力明显。儿童患者可能因表达不清而表现为烦躁不安等。
3.胃肠道症状:多数患者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腹痛可类似急腹症表现,但无明显腹部体征。
4.相对缓脉:发热时脉搏相对缓慢,与体温升高不成比例,是黄热病早期较具特征的表现之一。
二、中毒期表现
1.黄疸:发病4~6天后进入中毒期,约90%的患者会出现黄疸,血清胆红素升高,提示肝细胞损害,这是黄热病较为典型的临床特征,与病毒对肝脏的直接损伤相关。
2.出血倾向:可出现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瘀点瘀斑等,严重时可有呕血、黑便、血尿等,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及血管损伤等因素有关。
3.肝脏损害:肝脏肿大、有压痛,肝功能检查显示转氨酶升高等,反映肝脏实质受损。
4.肾功能损害:表现为蛋白尿、尿量减少,严重时可出现少尿、无尿,提示急性肾功能不全,与肾脏灌注不足及肾小管损伤等有关。
5.循环衰竭:病情严重者可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厥冷等循环衰竭表现,甚至昏迷,多因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导致。
三、不同人群的特殊表现
1.儿童:儿童感染黄热病时症状可能更不典型,且病情进展较快,需特别注意监测体温、精神状态等,若出现烦躁、嗜睡、惊厥等表现应警惕病情恶化。
2.孕妇:孕妇感染黄热病时,除自身病情可能加重外,还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如导致胎儿发育异常、早产等,需加强母婴监测。
3.有基础疾病者:本身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肝脏或肾脏基础疾病的患者,感染黄热病后病情可能更复杂,原基础疾病可能加重,且黄热病相关的多器官损害可能相互影响,需密切关注各器官功能变化并采取相应综合措施。



